恒pk的事迹也顺便说了说,郑教授听的是满脸的惊诧。特别是当他听说韩秋经过了一周多在图书馆里的突击训练,然后突飞猛进到了这样一个地步时,他简单惊讶地合不拢了嘴了。
一周时间,从一个期末考试考61分的差生,摇身一变,成为容大学生里数一数二的数学高手……除了勤奋之外,更需要的,是天份!
郑教授突然对韩秋开始有点感兴趣了。
“听苏老师说,你们今天来,就是为了给你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人生的路有千千万万条,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方向。但只有最适合最感兴趣的路,才能一直走下去,你最适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郑教授对着韩秋说道。
韩秋有点郁闷了: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事情太多了,游戏,篮球,小说……但这些明显都不能作为终生的事业,至于在学科方面,自己现在最拿手的是数学,但这并不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数学,只是由于比赛的缘故,突击训练出来的成果。
“其实,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和哲学。”韩秋实话实说:“但是我很明白,我不可能选择这两们学科作为最终的研究方向。”
“哦,历史和哲学?”郑教授的眼睛突然又亮了一些,现在会对这两门学科感兴趣的年轻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他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借着探讨的名义,对韩秋考究了一番。
他谈论的时代很生僻,生僻得几乎已经被现在的人所忽视——魏晋。那是一个政治的乱世,文化的盛世,这样的时代,是他所喜欢的,魏晋名士的风流和不羁,也是他向往的,与他的性格完美地相符合。
他心里想着:像韩秋这样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个时代很陌生吧,别说这个时代,就连五千年来最辉煌的强汉盛唐,他们知道的或许也不是太多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几个看历史书里,了解历史最常见的也许也是仅有的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剧吧,铺天盖地的满清戏,应该是他们这一辈人最耳熟能详的,张口闭口都能来点阿哥,格格什么的吧。不得不赞叹一句,满清的确是奴化教育最成功的一个朝代……
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韩秋对魏晋风流的了解,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从嵇康的广陵散,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从陶渊明的采菊到谢道韫的咏絮,从野心勃勃的苻坚,千古谋士王猛,到王谢子弟封胡羯末,甚至连炼丹修道的奇人葛稚川……多少枭雄才俊,韩秋居然对答如流。
其实韩秋远远没有理解到魏晋风流的精髓,他只是囫囵吞枣地将被太阳能手提灯笼照耀过的知识一股脑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