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公公与解经邦交情并不深,在明面上给他留点面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也不再劝。
“还有。”
天启小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魏公公道:“大伴,通知内阁,即刻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进行商议,今晚,吾要亲自查看,不得有丝毫差池。”
魏忠贤知道这是天启小皇帝分外关切之事,不敢怠慢,忙恭敬道:“是。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办。”
看着魏忠贤远去,天启小皇帝缓缓松了一口气,坐在了御座上,脑海飞速旋转,这几位猛士要来京师见他,他要给他们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
李元庆得到皇帝要自己觐见的消息时,正在长生岛的工地上忙活。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泥地深处的小草已经开始长出嫩芽,枯萎的干树,也渐渐有了骨朵,远处的海面上,近海冰层也开始逐渐融化,春天就要来了。
虽然此时李元庆已经陷入了财政赤字,但各项事务,尤其是建设方面,依然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此次活捉扈尔汉、雅尔海之功,朝廷方面,无论如何,总归都会要有点银子拨下来。
而具体到长生岛和广鹿岛方面,李元庆现在主要的花费,就是铁匠铺的兵器打造和治下子民的粮草。
其余之事,能减则减,能不花银子,那就不花银子。
毕竟,这些基础建设方面,长生岛本身就有很多物产,加之大架子已经起来,倒不必再急于从外面购置材料。
至于人工,只要管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军队的封赏方面,李元庆却是耗尽了脑细胞。
即便可以以朝廷的饷银还没有拨付下来,作为应付,但李元庆明了,朝廷也不宽裕,即便可以对自己和张盘、陈忠有多赏赐,具体到部队一线,也很难有大作用。
而随着200多杆新式鸟铳装备到部队一线,李元庆这边的战力,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李元庆正准备,在周围找个目标,再狠狠做上一票,解一下燃眉之急,但皇帝召见,要马上进京,却是打乱了李元庆的计划。
“元庆,皇帝召见,这可是大好事啊。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啊。你为何还闷闷不乐?”商老六小心来到李元庆身边,低声笑道。
李元庆恍然一笑,“倒不是闷闷不乐,只是,千头万绪的事务太多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好不容易仗打完了,想休息几天,皇上又来抓我的壮丁。商大哥,长生岛这边的事务,必须要继续保持。渠家那边,我已经让敏秋催促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