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重返1977 > 第十八章 婚后

第十八章 婚后(4 / 5)

辙。好好的大活儿人,他总不能再给塞回娘胎吧……”

还别说,“大将”这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儿。立马就心里有底了。开怀大笑,在电话那头,直说洪衍武看问题一针见血,很有点诸葛孔明的本事。

洪衍武也很谦虚,说诸葛亮是不会为女人生孩子出谋划策的。他这水平比较低端,也就相当于一个皮匠。

另外,三月份里,京城的广告行业再度有了显著的发展。

从3月10日起,华视电视台每天开播十五秒的日本“西铁城”手表广告。

这是共和国国家电视台长期播放的第一个外国商品广告,日商为了这个长达一年的广告合同付出的代价是八十万元。但一时间,“西铁城技术誉满全球”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至于户外广告,继续向纵深发展。

三元桥附近的高楼上竖立起了一块羊毛衫的广告,这可能是京城第一块楼顶上的广告牌。受此启发,此后,京城陆陆续续出现楼宇广告。

闹市的商业街区也大变样了。除了老字号的牌匾广告重现街头,橱窗里开始出现吸引人的商品和图片。

像位于王府井大街南口的“国家照相馆”已经多年没有橱窗广告了。里面摆的一直都是“红宝书”,但现在换成了光彩照人的模特照片。而“东安市场”里的宣传栏也改成了广告橱窗,借此展示商场里的特色商品。

但最大的进步,还得说是出现了灯箱广告。

尽管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只有少数大商场和饭店才用得起。但毕竟给京城乌漆嘛黑的夜里添了几分亮色,让这个城市不再一进入夜晚就变得生硬冰冷,而是有了几许生气和快乐。

金鱼胡同西北口的“四联理发店”,可谓率先使用灯箱广告的先行者。

他们一边拍摄了一些摩登发型的图片挂在店里,一边把从“十里洋场”带来的,早已弃之不用多年的旋转灯箱从仓库里找了出来。

这玩意黑白蓝相间转动极具冲击力,尤其晚上,就如一个盘旋上升的魔瓶。刚一摆出就引起了很大震动,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京城晚报》的记者还专门赶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这一下让“四联”成了时尚的急先锋。不但让同行折服,就此坐定了理发业第一把交椅。也让他们本来就很火爆的生意更是人满为患。

大多数情况下,想来这里理发的顾客必须得等几个小时才能轮到自己。

四月,当京城的人们彻底脱去了棉衣和棉裤。那些带着眼镜、别着钢笔的大学生、文化人们,也开始为北岛的《回答》,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