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我来倒茶。”
说着,他果然去一旁取了干净茶盏,拿热水洗烫过,复才放在宋妙面前,给她斟了半盏,自己也相邻坐下。
他落了座,犹豫片刻,忍不住问道:“今日那王官人所邀,宋摊主心中是个什么想法?”
宋妙没有想到对方特地跑来,竟是为了问这个。
她略一思忖,答道:“虽有些可惜那许多好食材,毕竟家中欠债太多,等滑州事毕,我多半还是要回京城,早早把债还清了才是要紧,至于王官人所说外头铺面的事,都是后话了——还没会走路呢,哪里就到跑那一步。”
“那如若家中欠债还清了,宋摊主觉得这差事如何?”
宋妙摇头道:“我不好同王官人直说,却不怕同公子交代,如若有得选,我是不大喜欢去衙门做长久公厨的——各人自有口味,尤其上官数目愈多,口味偏好越多,我虽有几分手艺,却不能保证人人喜欢。”
“一顿两顿时候,自然新鲜,要是做得久了,到时候你提一句,我说一句,我一人也就一双手,十二个时辰,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心中难免沮丧。”
她顿了顿,又道:“况且我与那王官人不过萍水相逢,他偶然吃了两顿新鲜菜,觉得合胃口,随口一邀,还不晓得将来衙门里头什么情况,万一旁的人也有吃得合胃口的厨子,想要带进发运司?”
说到此处,她笑了笑,道:“今次来滑州,要不是知道多是给寻常役夫、兵丁,又有韩公子一行做饭,我也不敢一口应下——况且我晓得公子为人、行事,没有十足把握能叫我样样说了算,你不会相邀。”
听得宋妙说一句,对面那韩砺心中就轻一分,说到最后“晓得公子为人、行事”等等话语,他的心简直就同炎炎夏日时候,天上飘的那一朵绵白云团,软绵绵,轻飘飘,稍不注意,就要不知道荡漾往哪里去了。
他那心这样轻盈,仿佛这几天的奔波、疲惫,一下子也跟着飞走了似的,只还是忍不住再问道:“如若债务还清了,为了食材,宋摊主其实也想往南边去吗?”
宋妙笑道:“厨子哪有不喜欢新鲜食材的?不但南边,若有机会,等我有了人、财积攒,东南西北,四处都想去长长见识。”
韩砺若有所思,过了几息,才又问道:“只到底家同食肆究竟是根,还是在京城的吧?”
“如若有能耐,我还想天南地北,都开个自家食肆,让靠得住的来做经管,我东住两年,西住两年,天下美味都能尝一口鲜,过一把手——这样好梦,难道不美?”
她说到此处,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