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走右。”
“男左女右?”
张述桐不理杜康的贫嘴,他照向脚下,分析道:
“左边的积水明显要深得多,前面很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堵住了。”
“那就走右边好了。”三人纷纷赞同。
接着他们将手电一转,前方的路更窄了,四个人再次变回原本的队形,张述桐跟在杜康身后,拿手机照着两边的墙壁。
直到这里,他们才算正式进入了防空洞。
张述桐没去过真的防空洞,所以不清楚里面有没有路标一样的指示,反正他们一路走来是没看到过。
杜康分析说这是防备敌特,万一对面会中文怎么办,他们看懂了岂不是把我方军民全给包抄了?
张述桐居然觉得还挺有道理。
他现在想搞懂这到底是哪一条防空洞——根据清逸刚才查到的资料显示,怪不得防空洞的由来会有两个说法,因为在那两个时期真的分别建了两条。
抗战时那条与其说防空洞,不如说是地道;而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动工的,才是正经的防空洞。
他们连身处哪条洞里都还不清楚。
脚下的积水接近消失了。
空气的湿度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明明给人的感觉阴冷,可用手指擦下墙壁,却有层干燥的灰尘。
他们也随之走上了干燥的路面。
几个带着水迹的脚印宛如踏上了新大陆,这里不知道多久没有来过人,每走一步都会带起积攒的灰尘,灰尘在手电的光柱中漂浮着。
张述桐招呼三人用湿衣服捂住口鼻,不死心地继续检查墙壁,终于,他从上面找到一处字迹,却不是想象中的“国防工程”,而是“03”。
张述桐愣了一下。
“03”又是什么意思?
还有第三条?
张述桐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字的表面,暗红色,已经有些剥落了,倒很符合他的想象,防空工事嘛,就该用红色的大字。
但这串数字看不出用何种颜料写就,也许是油漆?张述桐还不至于凑过鼻子闻一闻。
他喊众人过来看看:
“什么意思,是说还有第三条?”
“不是啊,”清逸科普道,“我估计这是指某个入口的代号,那座老房子应该就是进入防空洞的第三个入口。”
张述桐点点头,心想城里的孩子确实是没岛上的孩子见识广。
他们继续往前走,最开始的紧张与兴奋慢慢消退,大家越走越发现,真的就是条防空洞,还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也不像“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