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 第18章 鲜儿掌柜

第18章 鲜儿掌柜(2 / 3)

“小的列巴一个是50戈比,大的卢布,牛角面包一个是1卢布。”鲜儿说道。

“哪个好吃?”

“牛角面包好吃,里面加了牛奶和白糖呢。”鲜儿推销着。

“来,给我那2个牛角面包,1个大列巴。”来人掏出卢布的纸币,放在柜台上,鲜儿就开始拿着油纸给人家打包起来。

冰城这个地方,银子,银元,铜钱,卢布都是混起来用的,常驻的冰城人用卢布并不稀奇。其实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着这个时代货币体系混乱和清政府的无能。

鲜儿殷勤的送客人出门,美滋滋的拿起柜台上的卢布看着。

原来做生意这么简单。

拿出账本,学着朱传文的样子打算把刚刚卖出去的东西记录下来。

但是一打开账本就傻了眼,自己并不会写字儿。

看着之前朱传文记得帐,每一页都分成了三栏,但鲜儿也只能勉强认出“巴”,“牛角”。

拿起旁边的毛笔,在砚台里学着敛了下笔锋,比划了半天不知道怎么下笔。

脑子转的也是快,看着这时候店铺里没人,跑到厨房拿了块烤面包用完之后焦黑的碳,找出个尖角,对照着朱传文写过的样子,写下。

“大列巴,一,”

“牛角,二。”

7个字儿写完,好像完成了一件天大的工程一样,还擦了檫额头的汗,拿起账本还看了看,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还挺满意。

这下,鲜儿倒期待起了有人上门。

这意味自己又能在账本上写字儿了。

整天下来,鲜儿独自做成了三笔生意,里面还有一单俄国铁路工人的,虽然鲜儿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但她始终说着朱传文教她的一句话,“你好。”剩下的她都想不起来了。

也还好朱传文做了俄文的标识。

俄国人抱着列巴走了,也没差【麦香记】面包钱。

这让鲜儿再次有了动力,觉得自己似乎真的有当掌柜的天赋。

连带着,对俄国人,也觉得对方长得没那么好笑了。

……

三江口

朱传文、贺老四各带着1人,兵分两路,在元宝镇周围的村子赶着马车,收着小麦。

朱开山自打和朱传文在仓库畅谈一次之后,惊讶之余,对儿子不遗余力的支持了起来。

原本加上朱传文那些钱和春和盛借的800两,账上有着900多两银子,但朱开山也是听了儿子的话,大肆收购小麦,就余下了这600多两。

现在,机会来了,朱家粮铺的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