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并没有休息,而是在脑海中思索,该写出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才能不输晁错的《言兵事疏》。
“不行!”
“唉!太差了!”
“换一个!”
贾谊的房间地上扔满了纸团,都是贾谊不满意的文章,好的文章往往也要精雕细琢才能写出来。
“有了!”贾谊拍案叫道,脑海中灵光一现,有了一个好思路,立刻提笔疾书起来。
第二天,贾谊就拿着写好的文章,兴冲冲的来找张********!学生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还请老师过目。”贾谊恭敬道。
“这么快!不错!不错!”张苍捋着胡子笑道。
张苍接过贾谊写好的文章仔细看了起来,眼中充满了赞赏之色。
“贾生这篇《过秦论》写的太好了,千余字概括了秦人从孝公变法到二世亡国的历史啊!借古鉴今,气势磅礴啊!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好!上乘之作啊!”张苍感慨道。
“老师谬赞了!”贾谊谦虚道。
“一点也不夸赞,老夫自认为写不出如此出众的文章,自叹不如啊!”张苍感叹道。
贾谊闻言心中一喜,他也对自己这篇《过秦论》颇有信心,如今得到张苍夸赞,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老夫,这就进宫,把你的《过秦论》呈给陛下,想必陛下也会赞赏有佳的,对你更加赏识的。”张苍笑着说道。
“麻烦老师了!”贾谊恭敬道。
张苍迫不及待的赶到温室殿,想将贾谊的《过秦论》呈给刘襄。
“拜见陛下!”张苍恭敬道。
“免礼!右丞相为何事而来?”刘襄淡淡问道。
“回禀陛下,臣的门生贾谊昨天到了长安,他听说晁错的《言兵事疏》后,也专门也了一篇文章,请陛下过目。”张苍恭敬道。
“哈哈!右丞相真是关心自己的这个学生啊!莫非是怕朕只用晁错,不用贾谊吗?”刘襄笑着说道。
“臣惶恐,陛下对贾谊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臣的言语,既然贾谊有真才实学,自然应该有佳文为证明。”张苍恭敬道。
“嗯,拿来让朕看看吧!”刘襄淡淡说道。
一旁的谒者连忙接过张苍手中的纸,递给刘襄。
“《过秦论》,这是要让朕以前朝为鉴啊!”刘襄拿起第一张纸笑着说道。
对于《过秦论》,刘襄前世就非常喜爱,这篇文章恢宏大气,让人读起来特别舒服,前世还专门把上中下三篇都背下了。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那就‘仁义不施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