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汉威天下之刘襄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为皇权服务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为皇权服务(2 / 3)

打起精神等待刘襄开口回答,相比司马季主的问题,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关心。

正如张恢所言,他们分属不同学派,自然都希望自己学派的学子人数能压其他学派一头,自身学派人数越多,影响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越大。

“朕长于齐地,自幼闻稷下学宫之盛名。黄老、儒、名、法、墨、阴阳等各家学派并存于稷下,百家学者们聚集一堂,以自家学问与他家学者展开辩论,学风昌盛。”

“慎到、申不害、孟子、荀子等百家圣贤都曾在稷下学宫讲学与辩论,百家名士多出于稷下学宫。太学师生关系当效仿稷下学宫,学生可以自由寻师求学,老师可在太学公开讲学。”

“每位博士都有专属学堂用于教学,每名博士可聘请一至五人作为博士助教,协助教学;每一学派众博士推选出一人作为本学派学长,对负责太学祭酒负责,管理本学派博士与学子;各学派学长与太常商议祭酒人选,由朕亲自任命。”刘襄缓缓说道。

刘襄并不打算让儒家一家独大,他更想让大汉学坛“百家争鸣”,学界一直保持生机勃勃的气象,而太学就是最好的“百家争鸣”阵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哪里需要用儒家思想来治国,“独尊儒术”也不过是汉武帝用来加强集权的一个手段罢了。历史上汉武帝嘴上说着“独尊儒术”,可实际治国既有儒家的德治,也有墨家的人治,更有法家的刑治。

刘襄之所以不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办法除了保持大汉学风的繁荣外,还有一个重用原因,他怕自己的后辈出现一个汉元帝式的皇帝,真的相信这套说辞,然后被儒家学说给忽悠瘸了,成为了所谓的“大圣人”。

“陛下圣明!”众人应道,对于刘襄的安排颇为满意。

听到刘襄的话后,穆生、白生等儒家大儒最为开心,这些年儒家的发展速度很猛,儒家人数急剧增长,隐隐有成为天下第一大学派的势头。

唯一阻碍儒家发展的就是黄老之学,可大汉的官方学说是黄老之学,公卿大臣中有一大堆黄老之学的拥护者,他们断然不会让儒家独大。

可如今皇帝允许百家学派在太学中自由竞争,这不就是给他们儒家更大的发展空间嘛!一旦儒家成为太学中的显学,通过太学生的宣传,毕竟能取代黄老之学的地位。

“若是诸位博士没有意见,那朕便谈谈朕对太学师生的要求。”刘襄沉声说道。

“臣等恭听圣意。”众博士官恭声道。

“周无德,秦暴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赤帝之子转生为高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