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刘襄摆了摆手道。
“是。”
“章弟你远在赵国,舅父对你也甚是思念,时常与朕提起。朕命皇后在椒房殿摆下宴席,诸昆弟与舅父想必都已至,今日一家子人聚一聚。”刘襄拉着刘章的手笑着说道。
自刘襄规定新封彻侯只享食邑,无封地后,先前彻侯不可擅离封地的规定也便有所变动,只针对于刘邦吕后时期所封的老一辈彻侯。
先前让彻侯返还封地是为了稳定长安局势,如今长安局势稳定,若是继续任由彻侯扎根封地,要不了几代便会成为割据势力、地方土皇帝,威胁中央集权。
三日后,未央宫前殿
殿门外值班的郎卫们昂首挺胸,魁梧雄壮,目视前方。
刘恒、刘章等诸侯王身着朝服,腰侧佩赤绶四彩在谒者的引领下缓缓走入前殿之中。
“臣代王恒、赵王章……长沙王吴右、辅南侯赵仲始参见皇帝陛下,愿陛下长乐未央!”众人伏地跪拜朗声道。
刘襄头戴天子九旈,身着绛色衮袍,端坐于皇座之上,看见众人恭敬之礼节,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侍中朗声曰:“皇帝为诸侯王、彻侯请!”
“谢陛下!”众人恭声道,缓缓起身,跪坐于坐垫之上。
“诸王长年在远方屏藩,治国安民,支撑我汉家天下,此番不辞劳苦赶来长安,辛苦了!朕敬诸王一杯。”刘襄举起案前酒杯沉声道。
众人连忙恭敬的举起酒杯,纷纷发出谦逊之词。
刘襄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目光扫向殿中唯一一位彻侯--辅南侯赵仲始,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天下岂有七十年之太子乎!”这句话。
伊女王在国王的王位上是越做越久,查王王子也是一天比一天憔悴,若是查王子知道赵仲始的故事,恐怕会心如死灰吧。
赵佗是在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成为南越王的,一直做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做了近七十年大王,导致他的儿子赵仲始硬生生的熬死在了太子之位上。
在赵佗主动要求内附后,刘襄便册封赵仲始为辅南侯,暗喻赵家只是辅佐刘家治理南越国,用以警告那些南越国内部的“独立呼声”。
赵仲始也感受到了刘襄的注视,抬头看到刘襄饶有兴趣的笑容,不由的忐忑不安。
“辅南侯,南越王身体近来如何?”刘襄假意关切道,心里巴不得赵佗早点死。
在刘襄看来大汉如今还有南越王和长沙王两个异姓王存在是对“大汉宪法”中的“非刘氏不得为王”的最大侮辱,他必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