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政绩必须要将吴地三郡的煮盐收入弄到手,不然他到时候恐怕会被后人评价为大汉史上最差劲的少府卿。
“少府卿言之有理,如今少府的开支大都花在鲁班院与关中百姓身上。鲁班院对我大汉的贡献,诸位也都有目共睹,确实是让我大汉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而关中乃是天子所在之地,关中子弟对我大汉建立功效卓著,理应有所厚待。少府既然是用之有道,理应增其收入。”卫尉许文出声说道。
暗喻张苍,少府是皇帝的私人金库,皇帝用来大兴土木都是理所应当的。可皇帝却将少府钱财用在了改善民生上,与朝廷拨国库收入改善民生并无异同。
“臣以为陛下决策妥当。”左丞相驷钧赞同道。
众人都是人精,秒懂许文的话中话,立马纷纷表示同意。
见众人都不反对,张苍也只能放下己见表示赞同。
“诸位爱卿对于朕鼓励生育之策是否有所补充,若是没有,便昭告天下推行之。”刘襄沉声说道。
“臣等无异议。”众人齐声道。
看着众人无异议,刘襄满意的点了点头。如今粮食产量增加了,再给百姓减去头顶的口赋,必然会掀起一股生娃潮流。
口赋最初是秦国为了鼓励民众多垦土地,增产粮食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手段。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被作为大汉皇帝小金库的收入来源之一,加之地方官吏的逐层剥削,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至于会不会在未来出现人地矛盾,刘襄一点也不担心。他对大汉的未来规划是走上帝国扩张道路,用他国的土地来解决本国的人地问题,尤其古印度简直就是一块几代都吃不完的大肥肉。
若是要在农业文明建立庞大的帝国,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口来支撑。一旦人口暴涨,帝国便将顺其自然的走向扩张的道路,用帝国的剑来为帝国的犁开路。
大汉皇帝就可以用大量的帝国子民来同化那些蛮夷之地的子民,来巩固帝国扩张所得的领土。
“陛下!”
就在刘襄与重臣们商议一些施政细节时,宦官赵同忽然急匆匆的赶来,对着刘襄低声细语。
“什么!”
“立刻准备车驾!”
刘襄听到赵同的话,不由的站了起来,一脸震惊的样子。
“陛下,不知有何变故?”张苍试探问道。
“曲周侯府传来消息,曲周侯将故,太医无力回天。”刘襄面色凝重的说道。
“什么!”众人闻言一片哗然。
郦商是高祖刘邦时期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