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人工心脏”技术已经与国际接轨,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全方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目前还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拯救晚期心衰病人的临床试验,考虑到研发、临床和费用等问题,我国距普及“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仍旧有一段距离。
也有不同意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医生此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如果情况允许,最好的方式还是心脏移植。有国外的研究显示,在术后第三年以后,心脏移植的患者比植入机械心脏的患者,有更高的存活率。
在国际医学领域,“人工心脏”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国外每年都有上千名患者接受人工心脏植入,全球人工心脏植入量已超过14,000例,用人造器官代替自然器官的“人工心脏”临床应用条件也正在逐渐成熟。
程兆云院长表示,我国的“人工心脏”技术已经与国际接轨,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全方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