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精彩的故事,又嵌套在宏伟的世界变迁的背景当中。
《升级》是这样。
《铁甲钢拳》是这样。
《环太平洋》不出意外,肯定也是这样。
必须要有世界变迁的巨大背景,要不然的话,故事就会显得很虚浮,不够真实。
在世界产生巨变的节点上面,主人公出现了,改变了这个进程,或者加速了这个进程。
让人产生一种,这就是宿命的感觉!
路知远的电影当中,常常用到宿命论这个结论,以及【弑父情节】。
这两者,已经快要成为他的标志性情节了。
不过,观众看的爽最重要。
普通观众不需要知道,电影背后的创作细节。
但作为导演,或者影视行业的内容制造商,关于电影第三层的艺术理念,还是有必要掌握一下的。
没有艺术理念作为支撑,拍出来的电影,大概率会是一团没有骨架的烂肉。
远距离看,莫名其妙。
近距离看,臭不可闻。
观众进来一看,骂骂咧咧。
同行过来一看,笑掉大牙。
拍电影虽然没有像造机器人那么难,但想要将一部电影拍好,作为导演,作为幕后工作者,还是要拥有艺术思维。
……
路知远是一个天才。
他已经用三部电影,彻底证明了这个事实。
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一点,没有哪个傻子会怀疑。
就连嘴臭的冯小钢,在这一点上,也得承认。
顶多,他私下里骂骂咧咧喊一句,路知远这个疯子!拍个电影而已,搞这么复杂干什么?把拍电影的难度提得这么高。有必要吗?
……
这一刻,不少人听完路知远关于《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的艺术构思之后,一个个都陷入沉默当中。
尤其是那些港台导演。
人都傻了。
互相看着对方,一个个说不出话来。
他们本来觉得,自己挺会拍商业片的,对于剧情矛盾,还有爽点,美女,这些小细节,都挺懂的。
但是,看过路知远拍的电影之后,他们总会莫名其妙产生一个想法,自己是不是应该抽空去念个成人大学?
稍微熏陶一下艺术思维?
要不然的话,似乎快要跟不上时代了!
……
“热芭,你又要火了!”
“这一次,你绝对会轰动世界!”
路知远的艺术思维课程,结束了。
这一刻,路知远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