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梅庞大的影片库上。
原本时空里。泰德?透纳之所以买米高梅,就是冲着这一点。打算用其影片库充实透纳广播公司的播放内容。
像北美这种拥有成熟商业环境的地区,版权保护的意识,早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了,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看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承受得起金钱、时间等等方面的保护成本。
但在电视台这个已经算得上老资格的行业里,大家还是非常守规矩的。
米高梅可以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授权方面的接触和谈判,不过大家都是精明的商人,未必肯在这种没谱的生意上投入过多资金。
泰德?透纳也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电视网,才如此一掷千金的。
唐焕有心学泰德?透纳,可自己只有香江和奥克兰的两家独立电视台而已,暂时无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地投入了。
有鉴于此,唐焕把目光转向了范围更广的大众消费市场,这里才是出真金白银的地方。
原本时空的1983年,videocassetterecorder——录像机即vcr,已经成了美国家庭的常见消费品,由此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蔚为可观。
其在美国市场根深蒂固的地位,连1990年代风靡一时的vcd也无法撼动,直到dvd时代才开始松动,然后进入高清视频时代。
从录像机、vcd、dvd到蓝光,不管何种产品,都有逻辑上的三要素,即播放器、内容载体、存储格式,综合起来说,也就是所谓的视频标准了。
播放器——不管实际的家电还是计算机当中的软件,内容载体——不管是录像带、光盘还是硬盘文件,使用者都能有个明确的观感。
相较而言,确定内容如何存储的格式协议,就明显属于路人的角色了。
而各家厂商在视频标准的争夺上,向来都是刀光剑影,成者王侯败者寇都不足以形容这种惨烈,完全是赢者通吃,失败一方则是血本无归。
继dvd波澜不惊地一统天下之后,高清时代则是blu-raydisc——蓝光和highdefinitiondvd——hddvd两大阵营血拼。
蓝光一方为索尼、松下电器等企业组成的blu-raydiscassociation——蓝光光碟联盟;hddvd一方为东芝、nec、三洋电机等企业组成的hddvdpromotiongroup——hddvd推广协会。
两者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差异明显的地方在于,蓝光光碟单面单层容量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