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还沾着一些面粉的李萍从厨房来到了客厅,看向刘艳道:“刘姐,你找我?”
“萍妹。”
刘艳笑着点头,旋即说道:“俺想请你帮忙做媒。”
“做媒?”
站在一旁的陈稻怔住,这才想起来,自己的母亲还有一个媒人的职业……
李萍是媒人,这说来可能有些扯淡,毕竟李萍嘴皮子功夫也就一般般,没有把死人说成活人的本事,怎么看也不像是媒人的料。
可事实上,李萍以前的确属于媒人。
至于李萍能成为媒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出自小河村!
夏国的百姓虽然不知道什么近亲繁殖危害的底层逻辑,但近亲结合,容易生出不健康的孩子还是知晓的。
因此陈家村的村民,几乎很少会有本村男女结成一对的,村里的男丁基本都是娶别村的姑娘,村里的姑娘也会嫁到别的村去。
这种情况下,从小河村嫁过来的李萍,作为媒人便有天然的优势了!
小河村的身份,让李萍在前往小河村说媒的时候,天然的便会受到小河村村民的信任,说媒的成功率也会大大增加。
实际上,村里便有不少对年轻夫妻,都是李萍以前亲手促成的。
李萍以前也是靠着媒人这个职业,将陈稻和陈菲拉扯大的,只是这几年,随着村民们日子难过,找李萍说媒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没了,这才导致陈稻遗忘了李萍的这个身份。
“说媒?”
李萍也是愣了一下,道:“刘姐,你是打算给诚哥儿说媒吗?”
陈诚已经超过25岁了,在普遍早婚的夏国,已经可以用大龄剩男来形容了,事实上,之前陈诚在家里干活的时候,李萍还用开玩笑的口吻问过陈诚,要不要给他说个媳妇,陈诚只是挠挠头笑了笑,似乎并没有这个心思。
只是现在看来,陈诚并不是没有这个心思,只是脸皮薄,不好意思说罢了!
这不,陈诚他娘这会儿就找来了。
“不止是诚哥儿。”
刘艳回答道:“俺家里的实哥儿、沐哥儿也要说媳妇。”
说完,刘艳从兜里摸出了三两银子,道:“萍妹,这是俺准备的钱,你看看够不够?”
“刘姐你干嘛?赶紧把钱收起来!”
李萍急忙把刘艳塞过来的银子推回去:“你家的诚哥儿在我家里干活那么勤快,我怎么能收你的说媒钱,你快将钱收起来。”
以往的李萍帮人家说媒,多多少少是要收一些钱或者粮食的,可如今家里已经不缺吃喝用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