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但是他始终坚信,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要让他当一个见证者,还需要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哪怕这些事情会引起所有人的误会,不理解,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去做了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晴。
江西,九江,同福记茶楼……
“同福记”铺面不大,却收拾得异常整洁。
各式茶叶罐子码放得一丝不苟,空气中弥漫着龙井的清香,普洱的陈韵和一丝从江边飘来的水腥气。
午后正是生意最清淡的时候,只有风扇在头顶有气无力地转动着,搅动着沉闷的空气。
掌柜的老吴坐在柜台后的老榆木圈椅里,看似在翻阅一本发黄的账册,实则眼角的余光时刻留意着门口的光影变化。
他的耳朵敏锐的过滤着街上的嘈杂声音……
小贩的吆喝,人力车的铃铛,远处隐约的军队操练声,这些日常的噪音下,隐藏着危险的暗流。
九江上空,日军的飞机不时掠过城区侦察,码头上军用物资堆积如山,宪兵和特务的盘查日益森严。
抬头看了看挂在对面的西洋钟,老吴的眼眸里面闪过一丝焦急的神色。
约定时间已经到了,可是来接头的情报员还没有出现,会不会是出事情了?
要是出事情就麻烦了,这一次的情报是从曾家岩五十号传过来的。
上面还有主任的亲笔签名,证明情报极为重要,需要九江地区的游击队去完成。
这要是出了事情,他要怎么交代?
噔噔噔,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老吴抬起头,只见一道瘦弱的身影挎着一个简单的布包走了进来……
“掌柜的,有…有今年的明前‘庐山云雾’么?我娘让我带些回去,她最爱这口。””
老吴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姑娘的脸庞,柳叶眉,杏仁眼,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而她此时说的正是约定的联络暗号。
“姑娘来得不巧,”老吴缓缓放下账册,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商人的和气,
“正宗的‘庐山云雾’今年量少,早就被老主顾订完了。不过,我这倒有些上好的‘宁红’,产自修水,香气醇厚,耐泡得很,您看看?”
他边说边起身,示意姑娘进内堂细看,这是确认身份的第二步暗语。
柳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顺从地跟着老吴绕过柜台,走进后方堆满茶叶篓子和账本的内堂。
门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