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让他猝不及防。
这样一来,也确实没有必要那么急了。
思考了一壶茶的时间,陈家志决定先静观其变,做好当下的事,反倒轻松不少。
时间继续往前走,
江心菜场和东乡菜场的荷兰豆采收慢慢进入了巅峰期。
有时候感觉每天采摘一次都不太能跟上豆荚的生长速度。
这也导致产量稳定了下来。
江心菜场日采收量保持在了一万斤左右,东乡菜场也稳定在了350斤上下。
节假日期间价格也很稳,没有再下跌,两个菜场都有稳定的收入入账,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平稳也相对让人安心。
像徐瑶、童刚等人就很喜欢这种平稳的工作状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喝茶散步遛鸟,又生活在田野乡居里,是未来许多城市上班族奢望的生活。
不过陈家志对这种平稳不太感冒,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最应该激流勇进!
用俗一点的话说,就该猛一点去博行情!
不过当下确实没有爆发的机会,除了江心菜场在企图搏一搏甜椒,东乡菜场也进入了平稳期。
陈家志看了敖德海制定的生产计划,最后四五个月,也只突出了一个字:稳!
东乡菜场50亩地,30亩播菜心,芥菜10亩,芥兰10亩。
而且时间分布很合理,继承了陈家志一开始长期稳定有菜的理念。
这样一来,猛不起来,但也分散了每天的销售压力,后期可以更好的与销售和配送业务做好配合。
2月10日这天,易定干一家人带着大包小包从老家归来,打的的士,还带了几个务工的人。
都是奔着来种菜的。
陈家志让易定干做了安排,而他则是打量着另一个面黄肌肉的少年:易虎。
易虎除了瘦,最显眼的就是那对大耳朵。
民间有说法,耳大一寸,永不贫困,耳朵大的人通常被认为命运较好。
这种说法如果套在易虎身上,陈家志感觉还有一定道理。
后来的易虎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一对子女也双双考入了重点大学。
“舅舅,舅娘,外公,外婆……”
和易龙一样,易虎也是外向的性格,一到家,就开始招呼人,对这里一切都很好奇。
只用了两三天时间,易虎就熟悉了菜场的生活,并且在第二天早上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下午就敢上街骑,速度快得让李秀和陈家芳汗颜。
当两人去请教时,易虎指着手上和腿上的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