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当铺的书契,盲老先生估算价值多少!”
众人又惊又愕,这金大少为聘得两位神水使,连家业也不要了。
盲老先生却道:“老夫只鉴定古珍,其它一概不估!”
玉姑亦道:“金大少见谅。金大少亦知秦淮规矩,我们只受金银珍宝,其它一概不受。”
金大少脸色铁青,道:“且等着,本大少马上再取银子来!”
吴侯哈哈笑道:“金大少,这可不成规矩。怪只怪大少这玉如意不及奇珍!”乃转向司仪,“还不落槌?”
司仪执起小锤正要落下,忽有人喊道:“且慢!”开口的是一个白脸公子,正是冯白琏。他从怀中取出一件铜器,慢悠悠道:“未知我这只酒杯又价值几何?”
只见这酒杯造型非常独特,花形口,杯身八曲,整体呈花苞形。底心有孔,外接一铜管,一直弯至杯口,上端齐平。
众人虽觉得外形独特,却看不出有何珍贵之处,但当这酒杯落到盲老先生之手,盲老先生精神一振,先细细摸了遍,又细细敲了几下,竖耳细听,复抚摸再三,轻敲再三,乃道:“好一枚‘碧筒劝’,好杯!好杯!”
所谓“碧筒劝”,又称“碧筒饮”,或“碧筒杯”,是一种奇特的青铜吸杯,颇有来历。原来早在三国时代,风雅之士曾兴起以荷叶当作大酒杯的做法。怎样做呢?
在酷暑之时,取大荷叶连长梗折下,架于砚格上,盛酒三斗,再用簪刺破蒂芯,让酒得以灌入中空的长荷梗中,再将荷梗向上拉起,弯成弧形,如象鼻,然后主宾轮流以嘴含住荷梗之端吸吮,荷叶上的酒液就会顺着荷梗被吸入口中,此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极得情致。
后来至盛唐时,有工匠效仿这种荷叶吸杯以青铜制成“碧筒杯”,成为酒器九品中的其中一品,极得风雅之士喜好。
盲老先生道:“这只‘碧筒杯’乃盛唐所制,八曲杯身合碧荷之形,弧形铜管象荷梗之态,再现盛唐碧荷吸饮之风。单以铜质而论,本不足贵,但此‘碧筒’工艺早已失传,即使当今之神工巧匠,亦铸造不出,就算能铸出碧筒之形,亦铸不出吸饮之妙,实乃天下奇珍!”
玉姑忙道:“敢问价值几何?”
盲老先生沉吟片刻,乃道:“不下十万金!”
众人哗然惊呼,十万金,这已经远远破了历年秦淮花魁的聘金记录,简直天价,连玉姑也吓了一跳,转向冯白琏,问:“冯少湾主当真用此杯求聘?”
冯白琏两只眼珠放了光似的瞄着筱雨、微霜,道:“若能一亲两位神水圣使芳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