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发出笃、笃、笃的轻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殿内众人紧绷的神经上。
那场由普通百姓完成的、近乎屠杀的胜利,带来的震撼远超过任何一支精锐官军的捷报。
它颠覆了朱棣对“兵”与“民”的认知,更让他对远在浔洲的四子朱高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有震惊,有忌惮,甚至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激赏。
良久,朱棣才缓缓睁开眼,那双深陷的眼窝里,锐利的光芒如同淬火的寒刃,扫过下方垂手肃立的三个儿子。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都看到了?”朱棣的目光在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脸上缓缓移动。
“老四在浔洲,用他那‘败家子’的法子,练出了一支什么样的‘兵’?二百倭寇精锐先锋,登陆不到半个时辰,尽数授首!自身无一战死!呵……”
他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目光最终定格在巨大的海疆舆图上,手指重重一点沿海那片被特意标记出的、属于浔洲的区域。
“倭寇之患,糜烂东南沿海久矣!卫所废弛,水师疲敝,耗费钱粮无数,却收效甚微,反令百姓遭殃,天子蒙羞!”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雷霆之怒。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电,再次扫向三个儿子,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既然老四有如此手段,能练出如此‘奇兵’,更能聚拢民心,令百姓甘为前驱,死战不退,那这东南沿海,自两广至江浙,所有防倭剿倭之兵权,统归其节制调度,如何?”
轰——!
此言一出,不啻于在观天殿内投下了一颗惊雷。
朱高炽猛地抬起头,肥胖的脸上写满了愕然,随即是深深的忧虑,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了,这绝非简单的褒奖,更可能是一次致命的试探。
将整个东南沿海的兵权交给一个就藩的亲王?这在大明开国以来,闻所未闻,其蕴含的风险,足以动摇国本,他下意识地看向两个弟弟。
果然,朱高煦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猛虎,一步踏出,声音因极度的愤怒和嫉妒而嘶哑变形。
“父皇!不可!万万不可啊!”他几乎是在咆哮。
“老四他不过是仗着些奇技淫巧,收买人心,不过是剿灭了二百倭寇先锋,这算什么功?东南沿海兵权,关乎大明半壁江山社稷,岂能儿戏,托付于一藩王之手?此乃取祸之道!儿臣坚决反对!”
朱高燧紧随其后,他脸色同样难看,但语气比朱高煦多了几分阴沉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