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废土边境检查官 > 第127章 基建会议,拳头说话!

第127章 基建会议,拳头说话!(4 / 9)

条生产线的单日产量在二十五万块砖左右,极限压缩产能应该能达到三十万到四十万,四座砖厂全开的话,理论上一周能凑够约莫十万人左右的住房用料,这个数据工务署核实过吗?”

“核实过,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我想说的,砖拱加覆土抗渗结构,其实是目前的最优解。利用砖块砌筑拱形结构的天然承重能力,再配合外层覆土实现防水,完全能摆脱对水泥和钢架的依赖,极端适合当下的阴雨天气。”

侯睿推了下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多了几分希冀:“细说。”

“好!”

蓝妮换上工务署的存储器,显示出已经备好的图片。

用激光笔点向一张剖面图,“首先是砌筑工艺,砖拱采用干砌法,不用混凝土勾缝,全靠砖块之间的咬合受力。这样一来,雨水顶多让砖块表面湿润,根本不影响砌筑稳定性。甚至小雨天反而更好,我们可以用黏土调浆勾缝,雨水能帮着黏土更快凝固,让缝隙更紧密。”

“其次是施工节奏,覆土工序完全可以等雨后土壤微湿时再做,这时候的土黏性最好,铺上去不容易开裂,还能省去人工洒水的步骤。等于说,连续降雨非但不是阻碍,反而能帮我们省掉一半的养护功夫。”

“还有实用性。”

所有人眼神一亮,静静听着蓝妮讲道,“覆土层本身就是天然的隔热层和隔音层,冬天能挡寒风,夏天能隔暑气,住起来比轻钢房舒服得多,而且这种结构的防水性能其实优于普通砖混,雨水会顺着覆土层的坡度流走,根本渗不到拱顶里。”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语气诚恳了些:“唯一的短板是施工速度确实慢,干砌砖拱需要熟练工匠把控弧度和咬合精度,不像轻钢那样能靠机械流水线作业。但只要我们能做好培训,再把拱模标准化,应该能赶上进度。”

“做好培训?”

坐在后排的人力资源署负责人‘赵凯’忽然摇头,“蓝部长,据我所知,砖拱砌筑对工匠经验要求极高吧?我倒是在资料里见到过,熟练的拱匠一天顶多推进一两米拱长。你觉得‘做好培训’就是嘴上一句话?”

工务署只管制定方案,真要落实培训,担子还得压到人力资源署头上。

现代建筑早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天下,“拱匠”这行当几乎断了传承,培养成本比培训一百个普通建筑工人还高。

“城里可没人会你说的技术。”赵凯连资料夹都懒得翻开,直接道,“就算我们有资料,也得组织一批人对着资料死磕,学明白了再往下教,还得冒着施工工程中学习不到位的各种风险,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