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十七个问题,岳峰花了两个小时逐条逐项都宣读了针对性地解决方案。钟毅认真地听完,有一些是认可的,有一些并不认同。宣读完之后,已经十二点,唐瑞林道:“岳峰副专员宣读了方案,大家发表意见,这样,修路的主力还是在咱们县上,国中同志,还是你先来”。
工作人员忙递过话筒,苗国中吹了吹,音响里传来呼呼的声音。苗国中道:“各位领导,这些措施听起来都很具体,也很实在,但是仍然解决不了我昨天提出的问题,也就是修了路谁走的问题。我现在仍然认为,浪费这么多耕地,花费这么大人力,修一条没人走的路,意义何在?”
苗国中这样说,已经不是修路本身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
唐瑞林道:“国中同志,修建高标准公路,是鸿基副省长在担任地委书记的时候,确定的重大目标任务,今天讨论的不是修不修的问题,是怎么修的问题。”
苗国中道:“那能不能请鸿基副省长,也给我们批个条子,让省交通厅给我们提供全套的设施设备,让我们像修平安县的两高路一样”。
唐瑞林道:“国中同志,你这可不是干工作的态度”。说罢,看向了钟毅和齐专员。
钟毅笑了笑,并未生气,而是看了看旁边的齐专员。问道:“齐专员,您怎么看?”
齐专员心里暗道,看来钟毅的工作不好干啊,有苗国中出头,自己何必在会议室当着大家的面在与钟毅唱什么反调,张嘴说道:“此事工程量大,我们要认真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再做通盘研究”。
听齐专员说完了废话,钟毅点了点头,淡定地喝了口茶水,说道:同志们,按说现在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大家都饿了,但是我想啊,我们可以少吃一顿饭,但是不能打肚皮官司。开诚布公地谈问题,实事求是找方法,是我们开会的初衷,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当年在曹河的时候,我任革委会副主任、国中同志是我的领导,革委会主任,后来我当副县长,国中同志当县长。还记得当年配套供给的时候,煤炭指标啊只能保民生,不能保工业运转。煤炭是工业的基石啊,没有煤,县里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停产了一半,咱们地区又不产,怎么办。我和老苗商量,只有去八十公里的邻区煤矿买煤。但是那,公家买没有指标人家不卖,只有以群众自用的名义偷偷去买,就是这样,那个年代也是不允许的。老苗一拍桌子说,淮海战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咱们推着独轮车给前线送物资,现在咱们动员全县各级干部,推着手推车去排队买煤,出了问题枪毙算我苗国中的。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