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走到宜妃身边坐下,毫不客气地拿起一块点心扔进嘴里,凤眸微眯,带着几分评价的口吻:
九阿哥额娘这次的眼光不错。
宜妃何止是不错?
宜妃放下茶盏,得意地扬了扬眉。
宜妃为了你小子那点破毛病,额娘我可是把这满蒙八旗的适龄贵女都给筛了一遍。怎么样,这位董鄂格格,可还入得了你九爷的眼?比起你那张招蜂引蝶的脸,如何?
宜妃这话,算是戳到了胤禟的痛处。
自打他懂事起,就知道自己长了一张过于出众的脸。
这张脸继承了宜妃的美貌,甚至青出于蓝,只是偏于精致,少了几分男子的阳刚,多了几分女子的秀美。
小时候没少被康熙和几个哥哥当成小姑娘调侃,太子胤礽甚至还给他取过“九妹妹”的绰号,气得他当场就跟太子打了一架,为此还被康熙罚了禁闭。
从那以后,胤禟就对自己这张脸深恶痛绝,同时也生出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执念——他未来的嫡福晋,必须、一定、要比他长得还要好看!
当他把这个择偶标准告诉宜妃和康熙时,可把这两位愁坏了。
比他胤禟还好看?上哪儿找去?
要知道,这满洲入关多年,为了保证血统纯正,多是内部通婚,亲上加亲。
几代下来,基因库越来越小,别说出什么绝色美人了,长相那是一代不如一代,能找出几个五官端正的都算不错了。
胤禟这般容貌,在皇子阿哥里已是独一份的翘楚。
康熙甚至私下跟宜妃抱怨:
老九这要求,不是存心为难朕吗?满洲姑奶奶里,哪有比他还俊的?难不成要朕去汉军旗里给他指一个?
话虽如此,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虽说朝廷天天喊着“满汉一家亲”,可真到了皇子选福晋这种大事上,嫡福晋的出身是顶顶重要的。
给皇子指一个汉军旗的嫡福晋,不仅会让宗室皇亲们笑话,觉得皇家没人了,更会引来朝堂上那些守旧的满洲大臣非议。
这风险,康熙不会冒,宜妃更不愿自己的儿子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胤禟的婚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宜妃本以为,自家儿子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