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育有一子的李氏,更是夜夜用帕子绞碎了银牙。
她入门最早,资历最老,还生下了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如今被一个小小庶福晋压在头上,心里如何能平衡?
只是,如今的兰馨苑固若金汤,冯若昭又深得王爷宠爱,她们大多手中没有与宜修抗衡的势力,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于是,在某个没有冯若昭参加的请安场合,酸言酸语便控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其他宋格格:瞧瞧冯庶福晋,可真是好福气,一举得男,如今可是王府里头一份的体面了。
一个姓宋的格格阴阳怪气地开口。
李氏端着茶碗,撇了撇嘴,凉凉地接话道:
李静妍可不是么,那赏赐,听说库房里的好东西都快搬空了。我们这些老人儿,是比不得了。
其他格格:谁说不是呢。不过是个庶福晋生的庶子,这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嫡子降生呢。
另一个不得宠的格格小声嘀咕。
坐在上首的宜修,听着这些话,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仿佛在听什么有趣的话题,但垂在袖中的手,却早已攥得发白。
这些话,每一句都像一根针,狠狠扎在她的心上。
然而,这些嫉妒和言语上的酸楚,并没有让女人们退缩,反而激起了她们更强烈的危机感和斗志。
冯若昭的成功像一个鲜活的例子摆在眼前,告诉她们,只有获得王爷的宠爱,生下子嗣,尤其是一个儿子,才是她们在这后院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时间,整个雍亲王府的后院,除了固若金汤的兰馨苑,其他地方都陷入了一场更加激烈、也更加疯狂的争宠内卷之中。
每个女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能多得胤禛的一分垂怜,为自己的未来博得一线生机。
后院的风,因为这个新生儿的到来,刮得更猛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便到了康熙六十一年。
这近五年的时间,雍亲王府的后院风波不断,却又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冯若昭依旧盛宠不减,虽说比起权势滔天的年羹尧之妹年世兰要稍逊一筹,但在这王府之中,也已是无人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她于康熙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