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发生在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地方。而青楼和公侯府邸,都是这样的地方。
巡视的结果比较让人满意,青楼姑娘们精神状态还算好,虽然也有被皮鞭子沾凉水打过的,但下手也都比较有分寸。
毕竟都是花钱买来的,而且还得注意卖相,打得太狠了,卖不上价儿。
而且京城重地,天子脚下,风评也是很重要的。到青楼玩儿的客人也讲究个好兆头。
如果哪个青楼隔三岔五的死一个,搞得怨气冲天的,客人们怕触霉头,自然也就去别人家了。
因为贾雨村身着便服,没人认出他是官儿来。这可能听起来挺奇怪的,毕竟他是升堂审过案子的。
不过其实很正常,别说贾雨村了,就是袁华,换个便服走在路上,也不见得谁都能认出来,这里面有个深刻的道理。
人们总觉得古代的女扮男装很扯淡,明明是个女的,穿件男人衣服别人就看不出来了?难道不觉得胸肌十分浮夸吗?
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衣冠之礼,该穿什么就穿什么,不该穿的,穿了就是非礼。
比如儒冠,只有读书人才能戴。虽然衣帽店里买帽子不用身份证,但你如果不是读书人,就不能带。
《儒林外史》里有过一段,一个商人戴了顶儒冠,结果被一群读书人围殴了一顿,还不敢还手,因为知道自己非礼了。
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人们习惯了先看衣冠后认人。穿着男人的衣服,那自然就应该是男人!
同理,官员即使便服,那也应该是戴着儒冠,身着长袍,而且一般是丝绸类的。
像贾雨村这样,穿一身商人的衣服,还带着铁奎这么个粗布短打的仆从,那跟官员肯定不沾边儿。
这就像明星素颜一样,上街买菜也未必有人能认得出来,最多会觉得有点像……
作为青楼最欢迎的客户群体,商人一向以人软钱多著称。肯花钱,不敢闹事,绝对是青楼的vip中p客户。
何况贾雨村如此年少,一看就是涉世未深,拿着家里钱出来花天酒地的富二代啊!
此时青楼妈妈就笑嘻嘻地领出一群姑娘,让贾雨村挑选,姑娘们各个搔首弄姿,咬唇飞眼,希望出台。
贾雨村看着这些主观能动性极强的小姐姐们,摇摇头:“换一批。”
换了三次后,青楼妈妈忍不住了:“大爷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倒是说说看啊?”
贾雨村淫笑道:“大爷我想要心不甘情不愿,随便打随便骂的那一种!”
(剧情开始变复杂了,为了让大家看着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