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如此平淡,那是厮杀,会死人的。
朱允熥听完了,佩服道:“四叔威武,北平有四叔在,可以安稳无恙。”
即使朱元璋那么严格,此时也微微点头,表示对朱棣的认同:“做得好!”
不可否认,老四的军事实力,真的很强。
把老四安排在北平,老朱是有道理的。
朱棣说道:“儿臣只是为父皇分忧,除了这些,暂无其他事情了。”
朱元璋对朱棣,也没其他想说的,挥一挥手道:“允熥,你带你四叔下去吧!”
朱允熥听得出来,接下来是给自己,和朱棣聊一聊的时间,道:“四叔,这边请。”
朱棣微微点头,跟在朱允熥身后。
君臣有别。
皇子是臣,储君已经是君了。
尽管作为四叔,但朱棣在朱允熥面前,不敢太过随便,怕败坏了礼仪。
朱允熥说道:“四叔应该知道,我让高炽堂兄帮我一事吧?”
朱棣点头道:“既然高炽有这个能力,能为朝廷分忧,殿下尽管用他!”
关于商税的改革,已经改到了北平。
朱允熥能用朱高炽,说明真的可以原谅他们,未来不会再有别的麻烦,使得朱棣松了口气,既然选择服从,如此是最好的结果。
“高炽堂兄,能力确实很好。”
朱允熥点头赞同道:“高煦堂弟整天想着上战场,如果未来有可能,我也可以给他这个机会,四叔不会怪我,让他上战场吧?”
朱棣摇头道:“怎么可能呢?我的功劳,是从战场上杀回来的,高炽不通军事,但有治国理政的能力,高煦喜欢军事,我算是后继有人来,那就让他去打仗,唯有如此,才是真男人。”
“说得好!”
朱允熥正是欣赏,朱棣这一点,道:“我一直在说,四叔是我心中的英雄。”
这不是说说而已,他是认真的。
朱棣的能力,当得上英雄。
朱棣说道:“殿下谬赞了。”
他们说着,到了文华阁。
朱允熥又道:“皇爷爷每天要处理的政务,多得忙不过来,很多奏章内容还是差不多,下面那些文官写奏章,喜欢长篇大论,卖弄文墨,实际上有用的也不过一两百字,却能写一两千字。”
他看了看这里的内阁,道:“我建议皇爷爷,成立一个内阁,这里的人不是丞相,但干丞相的活,又没有任何丞相的权力、待遇,四叔觉得如何?”
内阁是从朱棣开始。
朱允熥在问朱棣,内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