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光凭着这些个官员相继落网,便足矣让各个沿海城市出现动荡。
也好在大唐的官员极多,且顾靖并没有实行大规模的株连,但这也足以让整个天下产生动荡。
没办法,各地沿海城市的发展太快了。
只要人多起来,那出现乱子的几率便大大提升了。
也好在顾靖早就已经调集了兵马,这才保证了这个乱的上限。
但这沸沸嚷嚷的大势,却仍是足矣让所有人感受到无尽的压力。
因为只要稍微一个弄不好,便足矣让大唐江山受到冲击。
在这种影响之下,普通的小商贩也不敢再出海,以免被牵连在其中,虽然御史台的行事准则一直都在把控之中。
但这就是人心,任谁也无可奈何。
——也正是因为如此,经海上贸易所生出的各个行业,皆是断绝。
百姓的抗议,各行业生产线彻底断绝,各方面的压力就宛若潮水一般滚滚而来。
但好在——
顾靖早就对此作了万全的准备。
朝廷具体的制度,就在这短短数日之间相继在各地传了开来。
——根本核心便是朝廷成立专属的海贸部门,借此来管控所有海贸商人。
首先便是要求参加海贸之商人,必须持有朝廷颁布的许可证。
并且这许可证仍是分级。
甲级许可证——可经营大宗货物,但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
乙级许可证——则是限制区域性贸易。
并且所有的商人都禁止涉及敏感商品,比如铜铁、军械等物,以及核心的生产资料。
这就是一道极为严格的限制了。
除此之外,无论任何人敢于勾结海寇,除本人问斩外,剥夺家族三代贸易资格。
包括市舶司也有了更为严格分明的制度。
将模糊抽分制度取缔为了更加详细的按货物价值分阶梯制,并强制要求商人登记货值,隐瞒者以偷逃税额十倍罚没。
这两项权利都是直属中央,为的就是避免他人渗透,再次影响海外。
并且顾靖还打算成立专门的水师。
这不仅仅是为了防范于海寇,同样也是用来监督于海贸的商人,监督各地走私的问题。
顾氏名声的作用在这种时候便完全彰显了出来。
顾靖为此甚至特意于洛水行祭。
此举,本就是为了安抚天下的小商贩与普通百姓。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以及对顾氏的信任之下,总有人愿意率先踏出这一步,迎合朝廷的新制,在监管之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