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文豪1983 > 第72章 加入作协

第72章 加入作协(2 / 3)

,现年23岁,在某卫生院工作。

而余切今年刚刚21岁,已经有了作协会员的身份,这简直是能和他燕大学生相媲美的好编制。

前些天,燕大选拔一批学生去参加10月份的国庆科教方队,学生们踊跃报名,最后精挑细选了几十个人作为预备队。

其中主要的是生物系的大三大四学生——据说是因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不久,学校发现余切并没有在这个方队中,专门有人来问余切的想法:现在你是咱燕大最出名的学生作家了,又是文学团体‘新现实’的社长……你要不要去天安门广场上,向领导和广大群众展现出我们燕大学子的风采呢?

余切当然乐意了,然后就知道了,要专门空出三个月来练习,还有一系列手续。

得,这份风采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我到时候就做广场看表情的群众就行。

但是他却因此和学生组织不少人认识了,那些练习走正步的学长学姐们,看见了他也会主动打招呼。

“余切你好!”

“你们也好!”

“你怎么不来咱方队呢?”

“我没时间呀。”

“那我们还能找你聊聊文学吗?”

靠!这年头,学生物的都满脑子文学啊。

余切道:“那当然成了,咱新现实社团你尽管来。尤其是要打乒乓球的,我特别欢迎。”

学生们满意的回去了。

乔公南行之后,对余切这种作家来讲,确实感到文学的春天来了,不仅仅文学期刊一再加印,文学的题材也逐渐放开。

原先一些发出来的作品一有争议就害怕,现在逐渐回归到本来的文艺批评上,不带有其他含义。

张守任这些天给余切找来不少越战方面的军旅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有争议的,甚至比《高山下的花环》还要大得多。

在第一期的《十月》刊上,有个叫《阮氏丁香》的小说。作者徐怀忠和余切一样,临时被总政叫去前线体验一个月的生活,然后回来写一篇军旅小说。

结果,他交出的《阮氏丁香》的尺度之大即便是放在后来也令人咋舌:

小说的女一号正是这个越南人“阮氏丁香”!

他以一个来自敌对国家的女兵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在那个思想尚且保守的年代,极有可能被某些思想僵化或是别有用心的人,扣上一顶为敌人树碑立传的大帽子!

写这种题材,本来就很危险了,徐怀忠还说,他在“1965年抗美援越的高潮中”,曾作为战地采访组组长进入越南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