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文豪1983 > 第249章 终于打上桥牌了(一)

第249章 终于打上桥牌了(一)(2 / 6)

我让他不要捐那么多钱,他却不在意,有人告诉我,他在日本又出版了好几本书,以后很多版税要拿……我是在杞人忧天,他这辈子都不会缺钱花的。”

他这一辈子都不会缺钱花!

你知道,能被这么说出一句话,马识途当然高兴了,这话就像是一道钟一样撞过来嗡嗡响。为了乔公对余切的评价,马识途激动的半宿没睡。

曾几何时,马识途对余切的最高期望,就是他会成为一个不怕事的新锐作家……不曾想到,短短几年后,他已经是国内文坛的中流砥柱。

仅仅从大众传播度来看,甚至可以说,这几年都是余切的文学年。

因为他,万县都成了个文学名城,许多学校把作文课看的特别重,余切当年写下的“高考1977”已经成为激励无数学子的名作。正因为这里诞生过作家马识途、何其芳……和最主要的余切!

但是呢,又有些隐忧,感觉余切走的太顺了,居然没栽过啥跟头。比起余切的大师兄罗广斌,余切的路子真是太顺利了。

余切是否还注意得到,他的根基在什么地方?

他不是为了写给中央的,他的地位,是那些他不认识的,却待他最信任的读者捧起来的。

恰好,余切做编剧的电影《小鞋子》即将上映,马识途就来鼓楼大街找余切,观察余切。

老马写了一辈子的传记,什么人都看过,如今他也要来观察自己的弟子了。

“砰砰砰!”

一顿敲门。

“——来了!”

余切一开门,登时呆了:马识途?

我特么之前还跟姜纹吹牛逼,说“让子弹飞”呢。

“您老来我这干啥?快进,快进来。”

马识途吐槽道:“怎么?钱忠书能来,老子不能来?”

原来马识途还是看到了《中新社》那个港地女记者的报道啊。

余切说:“我跟钱忠书不熟,我是被他使唤去做挡箭牌的,他要接受采访,让他选一个国内出名的青年作家,他选来选去就选了我。”

余切给马识途讲了那天发生的事情。

马识途呢,脸色就有点不好看:“老子的徒弟,怎么能只在这种时候才喊你来?钱忠书这一家子在干什么?”

卧槽,老马脾气这么爆?

余切大吃一惊,连忙补救:“也没什么办法。他要是说其他人的名字,比如前几年的刘芯武——那记者又要问,你钱忠书是不是对余切有意见?你是不是瞧不上他?”

马识途点头:“是这么回事。”

随后,马识途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