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麦格劳希尔有lucy这个人吗?”
结果,这些麦格劳希尔的出版人都一脸茫然:“谁是他妈的lucy?没听说过。”
余切又解释了一遍。“她是我的一个同学。”
出版人们又立刻改口:“lucy一定就在公司内部,是个勤恳的可造之材。”
这家出版社于是为了“lucy”大动干戈,翻江倒海的寻找lucy在哪里,lucy在美国是一个泛滥到离谱的名字,好在有一个在中国留学过的限定条件。
最后发现公司底层有个业务员,有一个前去中国留学过的女儿,名字是lucy。
目前,这个人并没有在麦格劳希尔任职,而且严格来说lucy的父亲是一个合同工,也不属于麦格劳希尔的人。
因为余切这一打听,这家出版社反而觉得,可以雇佣lucy。因为她和余切有点同学关系。
卡门是一个异常难缠的经纪人,如果可以绕过卡门,稍微和余切打点关系牌,长远来看的是更好的。全世界有三千万说英文的华人人口,这些人是余切的国际基本盘。而且余切的基本盘越来越大,现在西语人口和部分东南亚人也是他的基本盘。
绝对人数不多,但有基本盘就有未来。而且别忘记,还有十亿越来越有钱的本国国民。
lucy的老爸得知消息后高兴得发狂,不知道怎么有这种美事落在了自己身上。
当他得知经过之后,当然要来找余切道谢,然而余切并不在意,也懒得和当年的老同学见面。
出版社被余切反复无常的态度,弄得有些糊涂了,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调查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发现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余切的好奇心,而lucy和余切之间,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深交。
反而余切可能有点烦这个人。
于是,lucy又倒霉了。出版社给她安排了一堆活儿,lucy苦不堪言。
《2666》第三卷写完,单行本出版谈判时,lucy见到了余切,当面对他道歉。“我为我几年前的的无礼而道歉!余先生,你已经变成了这么厉害的作家!”
“你不需要道歉!”余切说。“就像是你当时侮辱王锵,有时候又给他甜头吃一样,你根本不在意他。我现在也是这样。”
“我并不在意。”
三卷写完之后,出版社普遍关心的事情是最后一卷的结局,余切安排的是“马尔克斯最终发现真相”,如何发现的?马尔克斯自己用铁铲挖出来的。
出版社觉得这种结局有些过于离奇和美好,和前面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