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六)河北省《保定市》

(六)河北省《保定市》(3 / 6)

时期,保定地域分属燕、晋。战国时,燕在今易县建燕下都,为当时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朝统一六国后,保定属广阳郡、上谷郡。汉代,保定地区设置多个县治,如涿县、容城等。北魏时期,行政区划调整,保定部分区域属高阳郡。隋代,改置涿郡、上谷郡。

宋辽对峙时期,保定地处宋辽边界,军事地位重要,在此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北宋设保塞军,后升为保州,这是“保”字首次用于地名。

元代,保定属大都路,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设顺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保定路,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自此始。明代,保定路改为保定府,成为畿辅要地,府治设在今莲池区,保定府城墙高大坚固,有“铁城”之称。

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长达200多年,在此期间,保定成为直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隶总督署建筑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见证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和官署建筑风格。

民国时期,保定仍为直隶省省会,后省会迁至天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保定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曾驻于此,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保定专区设立,后几经调整,1994年,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保定市。

三、政治与经济发展

在政治方面,保定市构建了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核心任务,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推动城市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在社会治理中,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经济领域,保定形成了多元产业格局。工业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重要支柱,长城汽车作为龙头企业,产品涵盖SUV、皮卡等多个品类,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新能源及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迅速,保定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有“中国电谷”之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高阳的毛巾、容城的服装在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

农业方面,保定是农业大市,粮食产量稳定,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丰富。各地发展特色农业,如阜平香菇、顺平桃、望都辣椒等,形成了品牌效应,带动农民增收。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