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元二十七年,七月初五。
这一日,注定将铭刻于云州史册。
酝酿已久的雷霆风暴终于降临,云州境内二十余县兵马同时出动,剑指盘踞地方的世家豪强。
此前一日,凌川已依据杨恪所列名单,向各县军营下达密令,决定对云州境内四家一等世家、九家二等门阀及十三户三等家族进行彻底清理。
云州一等世家本有七户。除已烟消云散的李家外,另有两家早已主动拜会过杨恪,表明态度,故而不在此列。
自然,也并非唯有向刺史府‘报备’者方能幸免。凌川早已遣人详加查访,深知并非天下乌鸦一般黑,众多富室之中,亦有恪守良知与底线者。
倒不是说他们便全无盘剥,只是相较而言,尚存几分克制,未至逼得百姓走投无路。
毕竟,如云岚刘家及方才覆灭的李家那般丧尽天良、毫无底线的,终究只是少数。
然而,外界无人知晓的是,就在昨夜,一场针对云州各县军营内部的清洗已先一步展开。三名校尉被革职下狱,数十名标长锒铛入狱,更有甚者被当场军法处置。
此乃无奈之举。
世家门阀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根深蒂固,若不先行拔除军中毒瘤,此番对外行动必将步履维艰。
清晨,杨恪如往常一样,亲手为自己煮了一碗清汤面。
用罢早饭,他换上绣着春漪鸳赋补子官服,唤来刺史府护卫,便径直出门。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云州城第一豪门,孙家。
护卫统领名唤林湛,云州本土人士。前任刺史贺临舟在任时,他仅是一名缉捕统领。杨恪到任后,于众护卫中公开选拔,此人凭借过人身手与沉稳作风脱颖而出。
孙家作为云州本土第一豪族,声威较之李家更为显赫,势力亦更为盘根错节。
当其他世家纷纷前往刺史府拜谒杨恪之时,孙家却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刺史杨恪的桌案之上。
信中语带傲慢,几近命令地告知杨恪,彼此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方为上策。若杨恪不识时务,执意与孙家为敌,孙家不介意使些手段,换个听话的人来做这云州刺史。
其态度之嚣张,言辞之倨傲,全然未将杨恪这位正四品官员放在眼中,仿佛他们才是这云州大地真正的主人。
杨恪虽是一介文士,却从不缺胆魄,既然孙家已公然挑衅,他岂有畏缩不战之理。
孙家府邸位于城西,距刺史府不足十里。杨恪安坐马车之中,数十名精锐护卫前后扈从,将其严密护卫在中央。
统领林湛按缰徐行,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