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发布少女失踪案,作为任务的第三天。
上午十点!
太阳高悬,但阳光丝毫不刺眼。
路边景观法桐的树叶,隐约开始泛黄,但还没有脱落。
不少行人感叹,这才是秋季该有的气候。
凉风习习,从敞开的窗户,吹进专案会议室。
窗边,倚在椅背上的沈庭,对嫌犯的犯罪剖绘,基本已经结束。
结果,显然不乐观。
他剖绘出的信息,并不多。
核心信息,自然是关于小高老师。
嫌犯对高雅,极端的仰慕,甚至到了将她奉若神明的程度。
她是嫌犯作案的核心!
嫌犯杀害十三名少女,是因为十三名少女有吸引他的地方。
但追根究底,吸引他的,还是在高雅。
正常情况,其实应该研究高雅,为什么对嫌犯,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研究二人,有什么交集?
通过这些信息,再剖绘嫌犯的特征。
但高雅对沈庭来说,不算陌生人。
他自认对小高老师,还是挺了解的。
但思来想去,沈庭都感觉小高老师挺正常的。
按说不会和黑莲教祭司,这种变态杀人狂沾边。
也没理由,让一个杀人狂对她这么的痴迷。
“看来,我对小高老师的了解,并不够。”
这显然是多次被证明的事实!
“高雅失踪后,大京调查局对她也展开过调查。
也接触过,和她关系比较亲近的人。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发现异常。
现在再调查她,估计也没有太大意义。”
这样的话,剖绘出的嫌犯特征,就很单薄了——
嫌犯大概率是宝乐市本地人。
性格可能有些自卑。
但可能仅限于在高雅面前。
漠视她人的生命,可能童年有过亲人离世等方面的打击,或被欺负、孤立过,有精神创伤。
除此之外,是嫌犯的职业,可能是泥塑师……
沈庭微微皱眉。
这些,就是为数不多的,剖绘出的结论。
关键是,其中有很多,还是偏向猜测,没有太多依据和佐证。
“一般来说,对嫌犯完成犯罪剖绘后,就可以针对嫌犯的特征和疑点,建立调查方向了。
但这次,嫌犯的自我在案件里,展示的太弱,倒是不好确定方向。”
高雅在嫌犯的心里,重要性超过他自身。
嫌犯和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