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78.抢手人才徐永生(第八更!)
当然,浩然刀和破阵刀的事不急于一时,徐永生还要置办兵器。
大乾皇朝风气尚武开放不假,但也不是任何事都完全不管。
民间找刀剑枪棍甚至弓矢不难,可是铠甲、强弩以及陌刀等大型长兵器重兵器就不那么好找了。
在听罗毅、林成煊再多介绍一些相关情况后,徐永生将自己七品阶段仁、义、礼的修行次序也一起定下。
首先是第三枚“仁”之玉璧,不仅是因为“仁”之玉璧攒多了利于另外两相的修行可以更快,同样也因为成儒家武者第三次“仁”的相关历练比较费时间:
要求儒家武者积累完满,成就第三枚“仁”之玉璧后,需开办义塾,也就是开办私塾但不收取分文,为过半蒙童授课满一年时间,辑录《稚子问》百条。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比较费时的历练。
相关儒家历练各有玄机,倒不是随着层数增多,便越来越费时。
例如第一方“信”之印章的历练需要为别人守密一年,但第二方“信”之印章的历练就只需要依承诺在邻里离开后代其守门户三日无可失就行。
论时间后者无疑比前者短得多,但却不好说是更加简单。
毕竟,代人守门,便可能面对别人闯门的可能,挡不挡得住是件很难讲的事……
不过回到徐永生眼下情况,第三层“仁”的历练肯定比第一层“礼”和第二层“义”消耗时间。
哪怕第一组“礼”之编钟的历练正好是要求主持一场完整十个以上稚童拜师礼无疏漏,依礼而行。
虽说一个是十人一个是百人,但双方正好连在一起,先给稚童开蒙,再给蒙童授课。
而对徐永生来说,早就有辅助第一层“礼”修炼的紫铜爵,再有三枚“仁”之玉璧,很快便可以修成第一组“礼”之编钟。
主持相关开蒙礼,则可以拜托学宫,预先进行组织安排。
有一说一,上百蒙童也不是那么随便就好找的。
对很多人来说,相较于一年授课时间,凑人头才是大难点。
这样一来,次序也就很明显了。
第三枚“仁”之玉璧后,是第一组“礼”之编钟,最后第二把“义”之古剑。
有学宫帮忙安排,于徐永生而言自然是省了大力气,因此他将自己的安排如实相告。
“先修持第三枚‘仁’之玉璧的话……”罗毅听后,微微点头,当即提笔写了张条子,交给徐永生和林成煊。
“谢过司业。”徐永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