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诗的质量,还是看在《龙国日报》的面子上,周硕的四首诗居然全部都发表了。
按苏述学原本的设想,他帮周硕投过去了四首诗,《诗刊》能在其中选取一两首刊载就已经不错了。
就算其他三首诗没有被选上,只要《沁园春·雪》能够刊登,他们也很满意了。
但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四首诗居然全都被发表了!
这当然是好事,说明诗刊也非常认可这四首诗的质量。
不过周硕并没有大肆宣扬,知道这件事也就他和苏述学、宋启明三人。
同桌何悦在周硕翻看样刊的时候,也细心的发现了这件事,但在周硕的叮嘱下,她也没有把这个消息传扬出去。
除此之外,教育局那边也关注着《诗刊》发布。
《诗刊》一发布,教育局那边就把张莹操刀的那篇名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方针的实践者”的报道发布了出来。
这篇文章将周硕包装成了“新时代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模范”,在教育系统内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可比普通人更加清楚《诗刊》的含金量,也更加明白这四首诗的水平。
诗写的好,只能说你在文学方面有天分,是个天才;但你不但诗写的好,成绩也这么好,那就说明,这个学校的教育,可能确实有点东西的。
据说,连教育部的大佬看到这篇文章,都被惊动了。
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开会讨论,准备搞一个教研活动,到这个芜湖一中参观调研,学习先进经验,交流重大教学成果。
至此,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教育部看见了上头方针的实施成果。
芜市教育局长入了教育部大佬的法眼,有了说得过去的政绩。
周硕得到了将来高考时申请特长加分的机会,以及在文艺圈的名声地位。
——虽然这个加分的机会周硕最后可能用不上。
其他学校的某些善于钻营老师,得到了公费调研的美差,可以学习交流先进经验。
简直就是多方共赢!
当然,这些震动和变化,仅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对普通人没什么影响。
因为没有哪个普通民众会无聊的去关注《教育报》或者教育系统内部的消息。
他们也接触不到。
因此,周硕暂时还保持着难得的清静。
周硕能够清净,其他人可就清净不起来了。
特别是龙国的文艺圈,整个文艺圈从上到下,都要为这四首诗抖上三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