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理科生,不,即便是只读过初中的人,都能从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的白描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场景,从中感受到作者旅途中无尽的疲惫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一个高中生,居然能写出这样三首完全不同风格,却各有千秋的诗?
能考上京都大学,自然都是天之骄子,可是,在读完这几首诗之后,他们却感受到了自己与这位高中生之间宛如天堑般的差距。
——就像普通人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可以这么大吗?
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天才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和刘教授,一起赏析完了这第三首诗。
然后,白板上出现了第四首诗。
《沁园春·雪》。
下面作者一栏的名字,又双叒叕是周硕。
“我草!这个高中生这么牛逼的吗?”
“还是这个周硕?”
“他一次到底发表了几首诗?”
“这么吊?”
“你别告诉我他是诗仙在世,喝完酒诗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吐。”
“有点东西啊!”
教室里的学生带着这样的想法,读起了白板上的第四首诗。
而当他们读完之后这首诗后,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你确定这是一个高中生写的?
曹乐读完这首诗,心里仿佛有一万头尼玛奔腾而过。
不是哥们,这特么是高中生能写出来的诗?
嫉妒两个字他已经说倦了,现在他觉得应该怀疑一下,这首诗真的是一个高中生写出来的吗?
曹乐在心里挣扎了好久,终于是主动举起了手。
刘教授见曹乐举起了手,问:“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吗?”
“额,刘老师。这四首诗风格各异,额,但都是上乘之作。”曹乐努力组织着语言,但还是前言不搭后语,“我觉得,额,可能,一个高中生,可能……”
刘教授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温和的问:“你是不是想说,一个高中生,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四首风格各异的诗?”
曹乐见刘教授没有生气,于是点了点头,然后羞愧的低下了头。
曹乐还没有练成那些“保守派”诗人们一样厚的脸皮,他还有着浓烈的羞耻心。
质疑一个这样优秀的高中生,心里还是会感到惭愧。
刘教授抬起头来扫视一周,见底下的学生们都是一脸好奇,就知道他们和刚刚那位同学是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