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户,一句海盗奸细,跳海逃跑身亡便打发了,反正死无对证。
巫头岛阮家扬言要到安南报到官府,刘永陆给了一句话:“山高水远,海匪众多。”
朝坏里猜,这妥妥的是威胁,死了个佃户不算啥,但到安南去告状,那必然得阮家嫡系方可,万一路上折了,还是得掂量掂量。
忍是忍了,但仇肯定结了。
万尾岛物资进出肯定受巫头岛钳制,那只能绕道海上。
万尾岛目前粮食具备,海上还能交换一些物资,倒也不急,与巫头岛几家地主就这么僵持着。
普通渔民还是依旧进出万尾岛,从万尾岛出海。
只要遵从万尾岛那个什么会的命令,在固定地点进入万尾岛,从万尾岛出海,不得滋扰近海停泊的商船,不得私自接引商船上的人员即可。
普通渔民也没物资和商船交换,自然还是打他的鱼,也没觉得多少不便,但看到万尾岛人精神抖擞,扛着火铳,横刀蹭亮,反倒觉得有安全感。
为了支援万尾岛刘家,“丰南号”最近的日子过的磕磕巴巴的,主要就是粮食支援过去了,影响了自己。
终于等到了夏粮收获的时候了,柏家村的粮食继续保持着稳定的收获。而经过农业改造的赤腰瑶寨粮食收获翻了三番,这让赤腰瑶寨沸腾起来。
赤腰瑶寨的瑶人从未收获过如此之多的粮食,大家都被老管的农桑神技折服了。
粮食的突然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储存的问题。
原来寨子粮食收获少,家里的坛坛罐罐足够用了,现在突然这么多粮食多出来,怎么个储存法。
雨季里雨水多,不好好储存粮食容易上霉腐烂,尤其是红薯更容易腐烂。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卖掉一部分。
“丰南号”于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收购瑶寨的粮食。
只不过,没有用现银收购粮食,而是推出了“代银券”,一种代替银两的纸质券。
一开始,瑶人有点不接受。老管他们出来用自己的信誉担保,大家伙儿这才收下了所谓的“代银券”。
为了能让瑶人觉得“代银券”有使用的价值,“丰南号”于是举办了一个商店。
商店里销售一些山下代购来的生活必需品,包括走私的盐,还有“丰南号”用炼废的铁打造的农具。赤腰瑶寨公司生产的纸张也在商店里出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瑶人见“代银券”确实有用,也就渐渐接受了这个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