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族三岛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和丰南号紧锣密鼓的生产的过程中,时间转瞬就到了夏季收获的季节。
山上的瑶寨在“丰南号”的指导和帮助下,终于迎来了受灾后的第一个收获季。
虽然粮食增产量在十家瑶寨和龙岗瑶寨他们的眼里不值得一提,但对其他瑶寨来说,已经是万分的惊喜了,从来没有收获过这么多粮食。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秋季的收获肯定也是增产,山上这些壮寨瑶寨都能吃上饱饭了。
按照约定,这些壮寨瑶寨在收获之后,将属于“丰南号”分成的粮食不断的运送到基地。
基地的粮仓终于又开始充足了,原本因为粮食紧缺停下来的酿酒工场也开始继续酿酒了。
一部分粮食分流到京族三岛,那边因为安保队员的增加,三岛的粮食又开始入不敷出了,需要从山上调剂过去。
生产性人员大腾挪带来的好处在几个月后也出现了,在新调配的岗位中,涌现出不少新的技工,技工队伍扩大了,生产能力也提了上来。
这段时间,沈云峰下山去了两次防城县城,和知县李九章商量了一件事情。
沈云峰新的计划是将酒类从原本和桅灯、沥青麻绳这些船上用品同店销售的渠道里拿出来,和卷烟重新一起开店销售。
也就是像后世一样,糖烟酒这些生活享受的用品放在一个序列。
这种做法,初期可能生意不会多大,但是一旦后期形成流行模式,必然也是一项规模极大的市场。
李九章的“兴城号”开设了这么长时间,也赚了不少钱,眼光也开阔了一点。
但毕竟与后世来的沈云峰知识不能相比,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广告、什么叫做营销,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让他理解起来还是十分费力的。
沈云峰的做法就是先把店开在广州,走礼品的定位,然后在广州大肆送礼,把品牌打出去。
沈云峰估摸了一下,按照货款的规模五千两到一万两白银的营销费用都可以接受。
这差点让李九章惊掉了下巴,这个山上的蛮夷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手笔,怎敢这么赔钱赚吆喝。
所以,要说服李九章极其费力,但沈云峰也不能和李九章说其实成本价没有那么多,这个还不能和李九章说太透。
第二次,沈云峰将丰南液和卷烟的礼品装带来了给李九章过目。
丰南液的酒瓶比以往的更加精致,因为玻璃烧制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卷烟则是木盒装,精心制造的木盒里面一打开,是银箔,打开银箔才是卷烟。
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