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十万大山:1840 > 第179章 东婆罗洲局势

第179章 东婆罗洲局势(2 / 3)

莱苏丹治下总督的布鲁克,开始巩固自己在当地的统治,他和他的后裔积极拓展势力范围,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地位,也引起了附近荷兰殖民者的不安。

1840年,布鲁克与文莱苏丹达成协议,帮助镇压砂捞越的起义,条件是任命他为砂捞越省督。

此举是典型的驱狼迎虎,布鲁克依仗英国军队很快镇压起义,得到了省督职位后,在1842年宣布砂捞越脱离文莱成为独立国家,外界称其为沙捞越王国或布鲁克王朝。

文莱苏丹这才认识到英国人的真面目,不承认沙捞越独立,断绝与英国人的来往,并出兵打算收复失地。然而,文莱军队屡战屡败,最终在1846年被迫将沙捞越完全割让给布鲁克。

在布鲁克的沙捞越国的南边,还有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兰芳共和国。

1776年,来自广东梅县的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现称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1777年,“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元首“大唐总长”,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最初并非政治组织,而是一家贸易公司。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嘉应人吴元盛因为谋划起义事泄,因而逃亡到婆罗洲,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该公司首领。

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声望逐渐超过吴元盛,反而成为吴元盛的上司,罗芳伯遂成立“兰芳公司”。

后来不少当地的土着酋长都要求兰芳公司保护他们,罗芳伯就于1777年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担任国家元首,总揽国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间的协调工作。

而各部族的内部事务,仍然由酋长负责。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成为成员部族。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清廷以海盗匪巢视之,并未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当时罗芳伯等人想要归顺清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

当时的东南亚并不平静。荷兰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