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十万大山:1840 > 第240章 视察美里基地

第240章 视察美里基地(2 / 3)

举人出身,也不是监生,所以仕途上很难做到知州、知县这些正印官。但清朝财政空虚,可以买官。

花钱买官就是捐纳,这种做法是从康熙皇帝那时候开始的。

康熙帝为了填补国库的空缺,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虽然这是他平定三藩后,因为财政紧张而没办法的办法,但这个做法后来被一直保留了下来。

乾隆年间,国库银子满满当当,但捐官这事儿还是时有发生。其实朝廷根本不缺这点钱,可乾隆偏偏觉得捐官是“科举选不上的人的备选”,就是说,通过捐官能挑些别样的人才。

道光年间,户部每年都会有很大一笔固定收入来自捐纳,这样一来,捐纳变得非常流行,国库也因此每年能收进好几百万两银子。

花钱买官当公务员也有不少规矩,像吏部、户部、礼部这些重要部门不能进,也不能当管教育的官。在京城的话,官位最高也就到五品,去地方上最高也就四品,也很少能当正印官。毕竟是花钱得来的职位,朝廷心里还是不踏实的。

所以,周玉岫也通过商业上的关系网买了个官位,从合浦县的县丞变身为钦州的州同。

然后,李九章就把原防城县的地域划给周玉岫管,这样就彻底安定下来,稳固了大后方。

这种在官场上指哪打哪的骚操作,又花了好几万的白银。

沈云峰也以“丰南号”的名义补贴了周玉岫一万两白银。

以前是沈云峰扮演蛮夷,在李九章和周玉岫面前唯唯诺诺,现在这几年下来,李九章和周玉岫早就清楚,自己发财全靠沈云峰,整个地位也基本平等了。

周玉岫和李九章相比,其实还更好相处一些,毕竟是武人出身。李九章身上还有一些文人和士绅的酸腐味道,好面子,讲礼节。

脱离李九章与沈云峰单独打交道,周玉岫觉得更爽利一些,而且他知道既然沈云峰出的主意,也不会使他周玉岫吃亏,于是便答应了拆股的事情,自己重建炉灶,重新开了个商号叫“东兴号”。

将基本盘稳固之后,沈云峰下定主意,排除异议要去婆罗洲一次,看看婆罗洲的真实情况,开开眼界。

于是沈云峰召集了董事会,把近期的一些重大事情在董事会上研究,一就是研究妇女用品的新产业交给李九章经营,二就是自己要去婆罗洲考察。

由于沈云峰的坚持,大家只能同意他去婆罗洲考察,但是一定要做好个人的安全保卫工作。

无论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是沈云峰第一次乘船跨海,心情十分激荡,几天来,他常常站在甲板上观察着大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