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炮。
卡龙炮外形独特,其炮身长度介于长炮和臼炮之间,倍径远小于长炮,但是又比臼炮和榴弹炮大。
它的发射方式与长炮完全一致,而与臼炮不同,也是以发射球形实心炮弹为主,装药量小于长炮,但多于臼炮。
由于装药量小,后坐力低,并未采用4轮炮车,而是双层的滑动炮架。卡龙炮共有6种,分别是12、18、24、32、42、68磅炮。
在当时的海战战术下,卡龙炮的劣势相对不明显,但是优势却十分明显。较轻的重量和体积使得她可以装备在小型舰艇上,但是火炮威力超过他们原来装备的磅数较轻的长炮,射程的劣势也因为近战战术而得以弥补。
以近战为指导思想的英国海军开始在大型战舰上装备卡龙炮,很多小型战舰则全部换装卡龙炮。
由于英国海军为当时世界最强,世界其他海军例如同为强国的法国、西班牙等国海军和刚刚起步主要以中小型战舰为主的美国海军都大量装备了卡龙炮。
英国的卡龙炮也参加了鸦片战争,大清国也对这种大炮产生了兴趣,并且采用传统方法铸造这种火炮,但质量不如英国制造,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来看英军的枪支配备,约有60%的侵华英军配备的是前装燧发枪滑膛枪,射程最远不超过270米,对人体射击的有效距离在90米。
另外40%的士兵配备的是新式装备——布伦士威克式线膛枪,并且采用了击发发火的新技术,因此又被称为击发步枪。但这支步枪在制造之初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他在实际作战中的威力与燧发滑膛枪相比较,性能并未有重大改进。
从枪支上来说,“丰南号”的后装膛线子弹枪对比英军有代际优势,目前也没有流出一支泄密,能够领先一段时间。
加上手榴弹和火箭弹加迫击炮,“丰南号”对上英军在陆战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在纳闽岛打的英军落花流水就是武器上代际优势的碾压。
但这种优势也只限于打游击战和山地战,大型阵地战的话,“丰南号”还没有那个兵力。
从接触性的海战来看,“丰南号”并无优势,只是仗着蒸汽机的动力优势打游击战,一旦英国人出动战列舰,火力根本不如对方。
所以,“丰南号”清醒的认识到,要保持海上的相对优势,只有提高火炮的射程和杀伤力。
火炮的射程提高就取决于炮身的强度与铸造工艺,然后才能加大火药量,在膛线炮的基础上提高炮弹的初速度。
由于现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