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电焊的加持,旋转炮台的设计已经实现试产,大炮的减震装置也得到了轻量化,炮舰的覆甲也比以前工期快很多。
拖拉机的履带的雏形也开始实现,底盘的坚固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蒸汽机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有了电焊,很多设计就可以实现,体积进一步缩小,而跑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的问题也解决不少。
无烟火药的研制也有了大的进步,虽然没有达到军用的水平,但是在建筑开山方面可以使用了。
就这样的进步,几年里,也有了好几次事故,炸死炸伤研究人员好几个。
唯一没有大的进步就是炮舰的体积,也是因为“丰南号”原本的战略,不在木船体积上去浪费精力,短短的时间是无法跟上欧洲造船业百年的积累,去突破这个界限没有多大意义。
钢铁巨舰才是未来的设计的重点,一批工程师和技师已经投入钢铁巨舰的设计好几年了。
依靠沈松从《舰船知识》、《军事世界》这些杂志上抄袭来的设计图,然后结合现在的工艺水平进行本土化设计。
各种吨位的舰船的图纸,已经装满了几屋子,就等着船厂通电后开始从小到大试制。
标准化的零件比如螺栓等等都已经制造了一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沈俊浩牵头研制的有线电报机已经可以使用,无线电报机也即将问世,编码的编写也基本事先完成。
科技发展是几何级的,增速也是越来越快,这几年“丰南号”的科技发展速度要等于前十几年的总和。
能够这样的发展,也是得益于中国的形势,所以,沈云峰在回忆的时候,清廷当时派兵进入防城导致军事行动提前是冥冥中的安排,回头看来,对“丰南号”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这几年,中国因为太平军、捻军、洪兵还有粤西整个形势乱象纷呈,世界上也是一样打的天昏地暗。
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拿破仑战争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
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俄罗斯派出一支军队侵入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并且向现罗马尼亚所在地域开进,双方随即爆发战争。
英国和法国为了避免俄军占领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