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十万大山:1840 > 第400章 天津条约

第400章 天津条约(2 / 3)

够稳定,现在还不能定型生产弹药,虽然“丰南号”的枪支仍然保持射击速度的优势,射击距离依然高于英法军队的枪支,但是流弹射中的几率会变高,对射的时候距离要拉远,射击精度就会下降。

交战之前,必须要想出好的对策,减少安保队的伤亡。

田虎先紧急召开会议,将英法军队的武器展示给团一级干部观看,要求立即传达下去,在没有新的战术要领下达之前,原先战术要领中与敌方保持的距离要拉远。

此时在天津,东阁大学士桂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骂肃顺全家,问候肃顺的母亲。虽然咸丰没说是肃顺举荐自己的,但是桂良知道,咸丰啥事都先问肃顺,肯定狗娘养的肃顺干的事。

与洋人谈判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凡是出来谈判的,目前没一个好下场,桂良正在想方设法拖延谈判的进程。

但是,这么多军舰和士兵在天津,每天都需要后勤供给,英法联军不能无休止的等下去。

6月22日,英法专使照会桂良,如果清廷对条约签订一事再迟疑不定、斤斤计较,就要进攻北京。

英法两国提出的《天津条约》中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

一是公使常驻北京,面见皇帝时要用西方礼节。

二是增开牛庄(后改名营口)、登州(后改名烟台)等多个通商口岸。

三是洋人凭“执照”可以合法进入中国内地游历、传教、通商等,“执照”颁发权由各国领事掌握。

四是修改海关税则等。

五是向英法赔款。

六是相对各种旧条约,在片面最惠国待遇等项上进行细化规定。

以现代人乃至当时的国际眼光来看,危害最大的应该为第四、第五、第六这三项,这对清廷的利益(经济、商业、主权等)有着莫大的损害。

至于第二、第三项则基本比照上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款,危害度不及第四、第五、第六项。

而第一项,无论是按当时的国际惯例还是现在的国际惯例来看,不互相建立使馆,派驻公使,怎么可能进行正常的外交往来呢?

在对外关系上,大清自认为是“天朝”,不承认有任何与其平起平坐的国家存在。互派使节,这根本就是在挑战大清“天朝上国”的权威。

如果西方使节进京不用清廷那套跪来跪去的礼,在咸丰帝看来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亵渎,更是对大清“天朝上国”地位的质疑。

他祖上的嘉庆帝和乾隆帝面对英使也有类似想法,所以才使数次接见英使之事,常因礼仪问题陷入僵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