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安全生产,课堂有时候摆在工地上、车间里那是很正常的。
由于现在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地盘大了,入学和慕名而来的学童也多了,再也不是以前只在十万大山和京族三岛,难以选拔出人才的情况。
譬如现在主持船用柴油机研发的罗世杰,就是从沙捞越入学的华人家庭孩子,当时发现他学习能力惊人的时候,“新南号”将其一家送了过来,全部安排工作。
当然,也有几个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天才在从事物理理论研究,从事数学研究,作为曾经仰望过学霸的沈云峰他们并不因为他们的成果暂时不能应用,而不重视,反而是更加的重视,在大学里供养起来,偶尔教教课就行了。这些人的成果是给未来用的,必须供养好。
人口基础大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虽然有的读书的年龄过了,但是一手手艺确是过人,那也是“丰南号”需要的人才。
这一点,就让“丰南号”有聚拢人才的效力,清朝到这个时候还是以读圣贤书,写八股文章来取人才,其他各行各业很难出头。
而到了“丰南号”这里,就是绣花大婶绣的好,那也能最后评为技师。小孩子读书读不好,但是到了船厂,焊的一手好电焊,也能评为技师,拿上高工资。
只有聚拢人才才是发展之道,这在后世是共识,只不过后世的人才概念要更广一些。
掐指一算,穿越过来已经26年,李青阳已经十九岁了,在丰南大学里读化学,基本就是跟着自己老娘李琳玫后面做实验。
毓海,也就是沈中华,已经十六岁了,正在叛逆期,让沈云峰有点头疼。
最心疼的宝贝就是自己的小女儿,两岁多的珍珍,视如珍宝。
穿越过来后,已经发展到了一大家子人,沈云峰还是挺满足的。
其他家的孩子也都20左右了,穿二代们很多都开始工作了。但是都没有一个结婚的,最发愁的就是沈云彤,女儿田妞22岁了,还没个对象。为这个事,沈云峰都批评过沈云彤几次了,说女孩儿22岁还小,急什么急。
沈云彤是看身边人家的女儿都是18就开始嫁人的多了,心理上也开始入乡随俗了,所以着急了。
不过,几家的教育孩子的思路都差不多,不求孩子未来咋样,现在有这个条件,尽可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生活。
沈云峰作为领头人不得不考虑未来的事情,当选定了管越之后,他也松了一口气。
管越得知自己穿二代身份后,经历过一阵子如暴击般的后世教育后,也认命了,跟在张大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