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十万大山:1840 > 第506章 华人劳工悲惨史

第506章 华人劳工悲惨史(2 / 3)

暴利是建立在土地廉价和劳工廉价之上的。

由于奴隶贸易的废止,殖民者将目光转向人口众多的中国南方。

从1864年起﹐荷属苏门答腊需要华工种植烟叶﹑开发锡矿﹐每年约自新加坡转贩一万六千名﹐引起英国殖民当局的干预。

1877年﹐英殖民当局决定在新加坡设立华民政务公司﹐控制“猪仔”贩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防止荷属苏门答腊的转贩。荷兰殖民当局不得不转向中国﹐从“猪仔”的源地汕头和香港直接设馆招募。汕头所设“元兴洋行”﹐专门拐贩“猪仔”供应苏门答腊岛﹐由德商好时洋行包揽承运。从1888年到1931年共拐去三十多万人﹐连同过去从新加坡转贩的人数﹐共约六十万人。

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猪仔”年均死亡率为50%。无数的“猪仔”为这些殖民地的种植园﹑矿山及各项生产事业的开发和当地的经济繁荣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的代价。估计从18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在一千万人以上。

从1845年到1875年被掠贩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契约苦力不下五十万人。其中古巴和秘鲁分别为十四万三千和十二万人。绝大多数是从澳门掠去的。

古巴和秘鲁原来都是西班牙殖民地﹐以虐待华工着称于世。清政府在19世纪80年代﹐曾先后派人赴古巴和秘鲁进行调查。在名为《古巴华工事务各节》的报告中附有一千六百名苦力的控诉﹐详述苦力身受和目睹雇主残酷凌虐的事实。报告公布后﹐举世震惊。

“赊单工”专指从香港贩往旧金山的欠债华工。1849年﹐上海英商祥盛洋行掠买二百名契约苦力﹐装美国船“亚马森”号运往旧金山﹐每人的船票﹑伙食和杂费共一百二十五元﹐由祥盛垫付﹐签订契约到美做工﹐按月在工资内扣还。

1850~1851年﹐香港开始拐贩欠债华工到旧金山。为了监督华工履行契约﹐收回垫款本息﹐安排华工劳动﹐在旧金山的广东各属同乡会(即会馆)很快成为联系业务﹑控制华工的机构。“赊单工”几乎全是从香港输往美国的。

拐匪以暴力强迫华工见官诳称“自愿”﹑“自费”出国﹐取得美国领事签证﹐打着“自由旅客”招牌﹐前往美国。1855年香港英国当局别有用心地炮制了一个“中国乘客法案”﹐装出要改善华工待遇的样子,先到旧金山会馆报到﹐随即在包工头带领和监督下﹐编队到指定工地劳动。美国雇主付给华工的工资,仅及白人工资的半数,而且全部交给会馆头人,头人除克扣和勒索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