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给吴氏看,然后笑道:“到底是一家人,檀云如今也大了,自是知道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好处。如今她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呢,我们老太爷的意思,也是赶紧地将那丫头接回来,叫她安心在家安胎。”
吴氏看了那信,心里惊疑不定,说道:“嫂子,檀云的话你也信?”
戚氏笑道:“我自己个孙女的话,我做什么不信?”
吴氏悠悠地笑道:“咱们虽不是一个府里的,但檀云那行事……”
“弟妹跟檀云十几年也没说过几句话,恐怕弟妹对檀云所知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吧?”戚氏笑道,“檀云那孩子素来重情,早年茜晨身子不好,她又管家,就每常叫了太医来给她诊治。可见,这孩子本来就心软,不过是早些年人小,被她父亲教唆坏了。”
吴氏笑道:“大嫂子说这话,就像是忘了早些时候檀云随着大哥去乡下,可是按着日子给你们府里送口粮回来呢。这么件事,大嫂子一转眼就忘了?”
戚氏抿了抿嘴。
小顾氏见戚氏不接话,立时笑道:“婶子,如今说的是要将那丫头接回来,趁着晚上天黑,就将那丫头送回庙里,明早我们就将人接回来。”
吴氏笑道:“这样急匆匆,那丫头身子重了,来回颠簸岂不是很伤身子?这就罢了,那丫头这两日动了胎气,请了太医来看,那太医都是看过她的脸的,我们府里的丫头姨娘跟她也有些来往,都看见了她这么个人,嫂子接回来,就算这孩子生下来,那到底算是仲寒的还是绍荣的?要知道,这丫头可在我们府里做了几日绍荣的侍妾呢。”
戚氏一怔,忙道:“怎会叫太医看到她的脸?”
吴氏说道:“又不是什么金尊玉贵的夫人,且那丫头叫嫂子留在庙里,几个月吃不到荤腥,身子弱得很,太医要看她的舌苔,我们能拦着不许?再说,既然说了那孩子是绍荣的,自然要将那丫头引见给她的姐妹们。不然我们府里成了什么?凭空冒出来的一个孩子,也能成了我们府里的子孙?”
戚氏抿紧了嘴,若没收到柳檀云的信,吴氏这话她倒要赞许几分,因为这么着,就叫她那孙子在柳二太爷府里越发名正言顺了,但这会子,吴氏做了那么多事,咬死了那丫头曾做过柳绍荣姨娘,即使那丫头被接回来,在这国公府里也要藏头露尾的,且生下孩子后,便是男孩,也极容易留下话柄,若柳孟炎咬定那孩子是柳绍荣的,柳老太爷若是被气得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这一房不孝的罪名是脱不了了,到时候不必再想柳檀云“退嗣”是要算计什么了,到那会子,这爵位自然就落到大房手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