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72章 遗珠

第72章 遗珠(2 / 3)

中资历最老、名望最高的北食行老张师孟,他将公凭副本递给李铁民,后者接过快速浏览一遍。

“开封府帖付食行:

仰每日供膳食入国子监,不得有缺。

至和三年五月廿七日。”

其后详细注明了所需膳食数量、荤素配比、送饭时辰等等。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文末加上了“一律按市价计”这六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分量十足的字。

“除却白纸黑字写出来的这些要求,送帖之人还特别提到一家食肆,想必诸位皆已有所耳闻,不错,正是吴记川饭。李老弟,听说你适才亲自陪同吴掌柜注簿登记,领了行头?”

李铁民将公凭副本置于案上,面对众行老灼灼的目光,坦然道:“实不相瞒,李某前脚刚把送吴掌柜送回店里,后脚便赶来此地与诸位会面,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说着便端起茶盏浅浅饮一口茶。

粥行行老何胜急道:“李行老,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吃茶!这吴掌柜是何来历,他又作何打算,你到底问清了没有?”

“何行老还是这般性急。”

李铁民搁下茶盏,正色道:“有关吴掌柜的来历,我并不比你们知道的多,但有一事,昨晚我去吴记川饭……”

他把昨晚在吴记川饭的所见所闻按他自己的理解如实相告。

“……刘牙郎说,欧阳学士和梅直讲俱是他家常客,此前还曾目睹三五个读书人在店中行酒作乐。吴记川饭开张不过数日,便能聚起这许多人物,总不可能单靠炒勺功夫吧?”

“断无可能!”

何胜斩钉截铁。

不止他,诸位行老亦持有同样的念头。

单论炒勺功夫,再厉害也不过是正店铛头的水准,然而似吴记川饭之简陋,纵是请来矾楼铛头掌勺,又能引来几位清流名宦?

若非旧识,便是亲戚。

张师孟忽然说:“我晨起差人摸过吴掌柜的底,不料此人竟清白如绢,三代往上查不着官牒,现世亦无宗亲在朝堂行走,竟与寻常的市井布衣一般无二。”

“这……”

茶室里有片刻安静。

张师孟捻须而笑:“更怪的是,这位吴掌柜祖上三代皆非庖厨,他本人曾在一川饭店帮厨,应是在那时习得的手艺。若果真如此,其手艺多半稀松寻常,断不可能有今日之况。”

“张行老的意思是……”

“吴掌柜的底子不真!”张师孟铁口直断,“依老朽浅见,此人定是某位朝中要员的遗珠!”

众人面面相觑,脑海里立时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