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新罗!”
向导躬身道:“将军放心,我们在新罗境内的‘网’早已准备好。
金城爆炸、公主被‘天兵’接走的消息,经过这几日发酵,恐怕已经在小范围传开,只是百姓半信半疑,且被高挽强力压制。
如今,我们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和能迅速传播的‘声音’。”
“不错。”程处默眼中精光一闪,“公主需要写一份亲笔檄文,揭露高挽弑君篡位、囚禁宗室、祸乱朝纲的罪行,声明自己乃金氏唯一合法继承人的身份,并正式向大唐皇帝、天可汗乞师平乱。
此文,需大量抄录,由我们的暗线迅速散发至新罗各州郡,尤其是那些还对金氏怀有忠心的旧臣和军中将领手中。”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檄文内容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商旅、渔民之口,在市井乡野传播。要强调那夜金城的‘天雷’,乃是金尘大王显灵,天道不容高挽,故降下神罚助公主脱困,大唐乃是应天承运,吊民伐罪!”
“另外,”程处默看向向导,“联系我们在新罗朝中那位‘自己人’,让他想办法在合适的场合,提及公主可能已获大唐庇护,引导舆论,动摇高挽麾下那些骑墙派的心思。”
“明白!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并请公主殿下草拟檄文。”
当程处默将造势计划告知金恩静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她深知,这不仅是复仇,更是拯救新罗于水火的唯一途径。
她忍着悲痛与疲惫,立刻伏案疾书,字字血泪,句句铿锵,将高挽的罪行一一揭露,并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大唐。
很快,数百份抄录好的檄文,盖上了金恩静随身携带的、代表新罗王族身份的私印,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如同蒲公英种子般,悄无声息地撒向了新罗各地。
同时,关于“金城天雷,公主泣血”的故事,经过情报人员有意识地加工和渲染,开始在新罗民间迅速流传。
那夜金城许多人都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的爆炸和火光,成了这个故事最有力的佐证。
人们对高挽统治的不满和对金氏王族的怀念,在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舆论引导下,悄然滋生、蔓延。
……
就在程处默紧锣密鼓地布置舆论攻势的同时,金城的高挽正处在焦头烂额和惊疑不定之中。
最初的混乱过去后,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慌,开始清理现场,追查真相。
然而,回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让他心惊。
王宫西苑的废弃水道被发现了,说明袭击者是通过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潜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