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468章 这将是一个可复制的现实范本

第468章 这将是一个可复制的现实范本(5 / 6)

”的路径试出来,

那就等于给现阶段的小生产方式,趟出了一条“有限组织化”的合作路径!

这不仅仅是陈露阳一个项目的事,

而是整个“轻工业+小手工业”的现实范本。

一旦跑顺,谁都能拿去用。

“是啊!”杜科长也感慨开口。

他是装备科的,跑过车间,蹲过产线,也调过几十家修理铺和小厂。

他是太清楚这些单位的死穴了。

资源散、设备杂、人手不稳、流动性大,

想干点事,一到“成批量、出成品”就栽了。

可眼下这套“拼图式协作”模式,倒像是给这群碎片工厂找了个拼法。

一个主导单位统筹,几个擅长点加工的小厂参与,车间不是单点发力,而是“按模块出货”,最后集中组装。

关键是,这一整套逻辑,放到别的轻工业领域,也能“复制”。

正因为看到了这个修理厂的价值,所以杜科长才愿意想出“两地协作”的法子。

只不过,他只负责调研和提出意见。

具体试点能不能批下来,要看梁仲维是不是同意。

梁仲维用笔尾轻轻敲了敲桌面,沉思片刻。

随后,他打开桌侧的红头签批纸,刷刷写下了几行字:

“同意将劲霸汽车修理中心列为市级机械工业产教联动试点单位,建议以项目方式予以备案扶持。

接着他把秘书叫进来,把签批纸和调研报告递过去,道:

“走程序吧,通知拟好,今天下午下发。”

……

虽然市经委那边已经基本确定了,将劲霸汽车修理中心列为“市级机械工业产教联动试点单位”,

但这事儿终归不小。

牵涉面广,光是工厂、单位和技校就涉及十几家。

市里还得走一整套流程,最终还要上“市经委主任办公会”专门研究讨论,才能拍板定下来。

所以,眼下只是过了初审关。

离“真正落地”还有几道坎儿要迈。

就在市经委研究开会、走程序的时候,

陈露阳这边却一点儿也没闲着。

白天上课,晚上写手稿,

一有空档,就揣着一张地图,穿街走巷,奔技校、跑单位。

虽然市经委那边有梁仲维撑着,多少算是“有熟人”能帮个忙,

但只要一天没有正式红头通知落地,那就一天没法指望技校跟你签协议、拉机器、开工干活。

如果因为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把眼前这点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