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不要意译!
这种要求对他来说,就跟中译中一样简单!!!
离开了哲学系办公室,陈露阳就开启了文献攻坚模式,埋头撰稿,夜以继日赶工!
就在他努力拼搏写材料的时候,
这一天,全国高教外语英语演讲比赛开始。
一早七点四十,一辆灰蓝色的bj212吉普车稳稳地停在北大东门外。
车是由学校后勤运输组统一派的。
高红鸣前三天特意打了申请报告,说明“代表北大出席全国性外语赛事,含选手一名、评委一名、随队老师一名”,贴着外语系印章交到了总务处。
后勤那边审核得也快,当天就批了下来。。
虽然这场比赛只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活动,但北大毕竟正式组队参赛,又派出“校内教材作者”担任评委,含金量不低。
真要让学生抱着讲稿,倒两趟公共汽车,再步行去中中电台总台演播大厅比赛,说出去实在也不好听。
所以一大早,三人便准时出发,赶往比赛现场。
车刚发动没多久,陈露阳忍不住左右拍了拍座椅,打量起来。
你还真别说,这吉普车就是跟小汽车不一样。
椅子够宽,靠背结实,坐着稳当!
就是避震差点意思,屁股底下跟筛子似的。
不过嘛~野路子!
有劲儿!
这边陈露阳还在好奇宝宝,左右研究车呢,
而另一边的魏楚雄,则完全进入了“临战状态”。
只见他紧绷着身子坐在座位上,手里攥着演讲稿,嘴里像念咒一样,一句句地反复嘟囔。
整个人看上去紧张的不行。
刚开始声儿还不大,可架不住他念的内容太熟,一遍遍翻来覆去,陈露阳听得耳朵都快出茧了。
终于忍不住了,他扭头拍了拍魏楚雄胳膊,笑着说:
“师兄你放轻松点,咱不是已经练了好几遍了嘛?你这稳得很,真没问题。”
“小陈老师,我这句发音对吗?我总觉得咬音咬得还是不够清楚。”
自从知道陈露阳是评委之后,魏楚雄的称呼就从陈露阳同学变成了小陈老师。
虽然陈露阳年纪比他小,年级也比他低。
但是人家术业有专攻啊!
随随便便写的一本书都要当成教材在全国高校出版了,而且还一直指导自己的发音和句法,
叫他一声“小陈老师”真的丝毫不过分。
陈露阳宽慰他道:“别老揪着一个音反复打转儿,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