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却道:“我相信他,向医生你就听他的吧。”
“江镇长不会害我的。”
向婧只好去给银针消毒。
她的白大褂袖口露出半截青竹刺绣——那是他师承江南针派嫡系的标记。
消毒完毕后,向婧将银针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江昭阳。
江昭阳专注地观望着林秀琴的虹膜。
“这是气至病所。”江昭阳说着。
他然后点燃铜盒里的艾绒,袅袅青烟缠绕着银针,让暖意更添三分。
青烟在诊室里盘旋升腾。
林秀琴盯着银针上的袅袅青烟,恍惚间觉得那些艾绒的暖意,正化作无数细小的精灵,钻进她疼痛已久的骨缝里。
随着艾绒燃尽,银针渐渐冷却,青烟也慢慢消散。
江昭阳左手拇指按压住林秀琴第七颈椎棘突旁开一寸半的肩中俞穴。
右手捻着银针,以蜻蜓点水之势刺入皮肤,快得让她只觉微微一凉。
当江昭阳第一枚银针刺入腰阳关穴时。
林秀琴诧异地发现针感竟沿着膀胱经直抵脚踝。
江昭阳的刺法暗合“烧山火”绝技,三进一退间,针下渐渐涌起温泉般的暖意。
他边行针边解释:“现代解剖证明,针刺能刺激内啡肽分泌,还能解除肌肉痉挛对椎间盘的异常压力。”
随着十二根银针陆续入穴,江昭阳开始行针。
他指尖如蝶翼轻颤,忽而提插如捣蒜。
忽而捻转似纺线。
银针在穴位间泛起细小的涟漪。
林秀琴只觉有股暖流顺着督脉游走,原本僵硬如铁的腰背竟渐渐松弛下来。
江昭阳专注地观察着林秀琴的反应。
待确认经络中的气感平稳,才小心翼翼地将银针一一取出,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摘下花瓣。
两个疗程的针灸配合祛湿通络的中药汤剂,林秀琴晨起时的僵硬感明显减轻。
但真正带来转折的是第三次诊疗——江昭阳在触诊时发现她的骨盆存在6毫米旋转移位。
“这就像比萨斜塔。骨盆倾斜会导致腰椎代偿性侧弯,椎间盘持续受力不均。”
针灸完毕,江昭阳洗净双手,在掌心抹了层薄荷油。“接下来推拿,可能会有些酸胀。”
他的手掌像带着磁力,从大椎穴开始,指腹精准地循着膀胱经游走。
当按到命门穴时,林秀琴疼得闷哼出声,却见江昭阳沉声道:“忍一忍,这里淤堵最严重。”
他改用肘尖发力,沿着竖脊肌一寸寸拨开黏连的筋膜,汗水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