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要的毒性也并不是非常强,由此反而更有可能,这药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药都是有毒性的,会呈现出这种结果,极有可能是药性的改变而造成的。
可要是得把这些都学透,那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
就算她能过目不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学不会啊,更何况她一没什么基础,二来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现在再从零开始学?
这可真是开玩笑啊。
她要有那么天才就好了,那早就学会了,也不用等现在了。
本来学医这种东西,就是要靠知识和经验累积的,囫囵吞枣根本就没用。
苏锦玥这看了一个多时辰的书,翻来翻去,感觉也这些内容,靠经验累积她肯定是不成的了,于是又打开了系统商城,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同类型的书籍推荐。
知道这事急不来,苏锦玥便沿着目录慢慢搜索,这么找着找着,找了近半个时辰,倒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这找到了一套书籍,书名还挺长,叫《西晋草药与其他各地草药类比通用典籍》。
翻看了一下书籍的介绍,发现这是一套综合医药典籍,这套书籍里面有记录了西晋绝大部分的草药,每种草药的名称功效都会有详细的记载说明。
而这记录里的草药之所以说是绝大部分,因为它记录的并没有普通的药材,而都是些特殊的药材。
也就是说,那些只有在西晋才有出产的特殊药材,它基本都有囊括在内了。
整理这本药典的作者是这么说的,因为这些特殊的药材只有西晋才有,一旦其他地方有人有需求的话,便会成为一件麻烦事。
这些特殊药材有些本来就数量稀少,即便在西晋也难寻,更不要说是其他的地方了,很多人就是因此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并因此丧命的。
所以他就做了这本典籍,记录了西晋几乎所有珍稀药材的名字和药性,此外,他还在后面备注有其他药性相近的药物。
要用苏锦玥的理解来说,就是“平替”。
虽然那些珍稀的药材找不到,但他们可以找一些其他性能相似或者相近的药物来代替着使用。
不过这个作者也特别说明了一下,他所列举出来这些草药,只是药性相近,并不能说功效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要搭配使用,就更需要谨慎小心。
而且这些所谓可“替代”的草药,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的功效,所以治疗周期也会更长,甚至可能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服用这些药物的病人发现药物过激反应之类的现象。
如果是有条件能够找